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三讲 揉太阳

太阳穴 ,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一左一右意味着一阴一阳。主要作用也是和天门、坎宫一样的,有一个宣散的力度在里面。它这个宣散力度起作用以后,你的头面部和眼睛附近的瘀滞缓解后,你会觉得头面部特别清爽,眼睛也比较明亮,从而起到疏风解表,清利头目的作用。调节阴阳的功效实际上就是揉按了两边太阳穴后能让左右两边阴阳相互融合,相互调节。

揉太阳

【名称】 太阳

【位置】 眉梢后凹陷处(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口眼歪斜等。

【临床】

①主要用于外感表证。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②若外感表实证兼有头痛者,用泻法(往耳转)。

③若外感表虚证或内伤头痛,用补法(往眼转)。

【操作方法】

以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作直推,称推太阳。

若用中指指端揉之,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方向揉为补,向耳朵方向揉为泻。)

【次数】

50-100次。 (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揉太阳

【知识补充】

太阳穴是位于眉梢后部的凹陷,说是凹陷,其实有些宝宝的太阳穴是非常鼓的,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太阳,“太”就是大,就是阳气特别充盛的一个穴位。

【温馨贴士】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和身体情况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2022-06-1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53: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阳穴是位于眉梢后部的凹陷,说是凹陷,其实有些宝宝的太阳穴是非常鼓的,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太阳,“太”就是大,就是阳气特别充盛的一个穴位。【温馨贴士】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和身体情况灵活掌握推拿次数。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

  • 以两拇指端揉之,称揉耳后高骨。这个穴位就是在这个 凹陷处 揉,揉的力度不要太重。【次数】50次左右。 (以6个月-1岁宝宝为例。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揉耳后高骨 【补充】耳后高骨,要特别强调一句,相对于前面的三个穴,临床中发现它有特别好的除湿的作用,比如有暑湿症,可以揉耳后高骨...

  • 【位置】 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鼻根低洼处。【功效】 开窍醒神。【主治】 惊风、昏迷、抽搐等。掐山根 【临床】①常用于惊风、昏迷、抽搐等症的急救;②多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③山根还是小儿望诊部位之一,山根色青为惊为痛,色蓝则为喘为咳,如见山根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操作】以拇...

  • 1、小儿腹泻主要表现大多数患儿有受凉或者饮食不洁的病史,表现为腹泻、便溏,大便一日一次一生,可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软的症状。2、推脾经三百次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

  • “寒包火”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常因宝宝饮食过度、消化不良引起体内蕴热,再外感风寒导致。这一症状表现为既有表寒的迹象,也有里热的表现,体现为表寒里热的复杂状态,俗称“寒包火”。采用小儿推拿方法调理“寒包火”有显著优势,其不仅能有效解表,清泻体内积热,还能平衡阴阳,因此成为首选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