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的细菌学培养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的细菌学培养

问题: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

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可达80%-90%,第2周后逐步下降,第3周末50%左右,以后迅速降低。再燃和复发时可出现阳性。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以及体温上升阶段采集标本,成人采血量不少于10ml,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骨髓培养:在病程中出现阳性的时间和血培养相仿。由于骨髓中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伤寒杆菌较多,伤寒杆菌存在的时间也较长,所以,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稍高,可达80%-95%。对血培养阴性或使用过抗菌药物诊断有困难的疑似患者,进行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粪便培养: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可达75%。

尿培养:初期多为阴性,病程第3-4周阳性率仅为25%左右。

其它: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有助于带菌者的诊断医学教育网原创,但操作不便,非特殊需要,一般很少使用。用玫瑰疹刮取液培养在必要时可进行,有增加建立诊断的可能性,但不作为常规检查。2023-03-0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45: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的细菌学培养 问题: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教材中有如下描述: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可达80%-90%,第2周后逐步下降,第3周末50%左右,以后迅速降低。再...

  •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考虑中毒性肝炎诊断成立。中毒性肝炎常...

  •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与伤寒杆菌的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发生凝血、促使红细胞破裂,导致肾血流受阻有关。常发生在病程第1-3周。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黄疸加深、接着出现少尿、无尿,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名词 伤寒:typhoid fever ...

  • 4、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5、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 临床执业医师在备考过程中通常会参考以下几本教材和辅导书籍:《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精神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内科学》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内容涵盖了内科领域的各种疾病及其诊疗方法,包括呼吸系统、循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