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味学说中五味与五脏有怎样的关系?

中医的五味学说还包含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五味论》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
2020-01-03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2:31: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的“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基本味道,这些味道不仅描述了食物的口感,还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在中医看来,不同的药物因其功效不同而具有特定的味道,这些味道既是对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也反映了部分药物的真实滋味。五味理论不仅仅局限于药物,它同样适用于食物。在“五味”的框架...

  • 中医的五味对应五脏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五味,泛指食物或药物的五种滋味。本篇讨论了谷、菜、果、畜中的五种性味,各分别先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补益作用,以及五脏有病各有宜...

  • 中医的五味学说还包含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五味论》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

  • 1. 五行:木火土金水 2. 五脏:肝心脾肺肾 3. 五官:目舌口鼻耳 4. 五情:怒喜思忧恐 5. 五味:酸苦甘辛咸 东方对应木,木生酸,酸入肝,肝开窍于目,味为酸,情为怒。南方对应火,火生苦,苦入心,心开窍于舌,味为苦,情为喜。中央对应土,土生甘,甘入脾,脾开窍于口,味为甘...

  •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增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意思说 的生成,来源于饮食五味,而贮藏 的五脏、常常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