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六味地黄丸后,为什么会上火

最近,就有一位粉丝朋友,自己经常看这些 养生 的栏目,视频,买了些六味吃,吃了不久后,就上火,问我,为什么吃了六味后,上火?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养生 也越来越重视。传统媒体针对百姓的需求次第推出各类 养生 节目,自媒体也利用大数据和 养生 产品企业一起一窝蜂的向老百姓定投 养生 小视频讲座和软文。
轮换轰炸之下,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拿着看到的 养生 知识和自己身体对照,部分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购置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药品或食品。而六味也成功地被包装成“补肾神药”,开始出现在中老年男人的视野里。
随之问题也来了,有些感觉自己肾虚的人吃了六味药后出现上火的反应,他们往往会感觉口粘,口苦,甚至口舌生疮等等表现各异的上火症状。
这是怎么回事?是哪里不对?
这就要从,六味的起源说起了。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起初是针对小儿补阴的方子。儿科圣手钱乙将《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桂附,是因小儿乃纯阳之体,稚阴稚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减桂附,舍去阳中求阴之意,用于解决小儿肝肾阴亏而导致的发育迟缓之类的问题。
六味地黄丸组方特点具有补泻兼顾之意,虽然补泻并用,但从组方用量来看,“补”的药量大于“泻”的用量,如此补中有泻,防止了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
既然有补有泻,吃了为什么还会上火呢?这明明是一张补阴的方子,若说吃补阳的方子上火容易理解,为什么吃补阴的方子也会上火?
看一眼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茯苓去皮三钱、牡丹皮三钱。钱老先生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用六味地黄丸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
许济群主编的《方剂学》中写到: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开不合之症。或虚火上炎而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对处方的组方思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吃六味地黄丸上火的人,体质多偏于 痰湿体质 。因为六味地黄丸主要功效是滋补肾阴,即便组方上考量了补泻兼顾,毕竟还是“补”强于“泻”,养阴药本就具有滞腻之嫌。并且,现阶段的特征是年龄大的人,不少偏阳虚。
个别人吃补阴药时会出现腹胀便溏等症状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人脾胃虚弱。此类人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时会在体内形成体内湿气更胜及或脾胃更加虚弱的格局。湿邪的性质容易阻滞人体气机,在人体气有余便是火。
这就像夏天时装粮食的袋子一样。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人都有晒粮食的经历。夏天,粮食袋子要适时地晾晒,在未晾晒之前,把手探入米或面中,这时会明显感觉粮食有些潮,中间是热的。为什么会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百姓会说,这是放置时间长了捂的。那为什么需要晾晒呀?因为晾晒过后空气流通,里面的热自然会解除。
在人体也是这样,人体湿气盛会导致气机阻滞不通,气机不畅也会产热,热积累到一定量就变成火。
值得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最初就是为小儿而设,针对肾阴亏虚而导致的小儿发育迟缓是一剂良方,并不是成人补肾的专用方。肾虚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小儿肾虚也不少见。
你明白了吗?
2022-08-10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9:36: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对处方的组方思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吃六味地黄丸上火的人,体质多偏于 痰湿体质 。因为六味地黄丸主要功效是滋补肾阴,即便组方上考量了补泻兼顾,毕竟还是“补”强于“泻”,养阴药本就具有滞腻之嫌。并且,现阶段的特征是年龄大的人,不少偏阳虚。个别人吃补阴药时会出现...

  • 回答:你好,这种情况是由于真阴匮乏引起,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玩等调理,多饮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中医的阴阳是相对动态平衡,则人的身体正常;若出现阴不足则阳相对盛,人体就会出现上火。这种火就是人们常说的阴虚火旺——虚火。治虚火必须养阴(六味地黄丸是养阴的常用药),使阴与阳从生达到平衡而“平火”;另一种是阴正常,阳偏盛而出现上火。这种火就是人们常说的实火。治疗实火必须泻阳(...

  • 越吃越上火。解惑: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虚火,吃六味地黄丸是可以下火的,但是如果是长期喝酒、抽烟、吃辣椒导致你体内有多余的热、火,也就是实火型痘痘时,再吃六味地黄丸,反而会更加上火。案例二:吃了胃难受解惑: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吃六味地黄丸,所以有不少人自己买了六味地黄丸吃后会胃不舒服,...

  • 针对肝肾阴虚造成的“虚热”,吃六味地黄丸是能够“去火”的,可是如果是长期喝酒、吸烟、吃辣造成 你身体有不必要的热、火,也就是实火型脸上痘痘时,再吃六味地黄丸,反倒会更为容易上火。二、六味地黄丸何时吃 许多 中年轻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性服用,但却觉得越补越虚原来的一些病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