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能退虚热的中药

中医有一方剂名叫清骨散,其方具有养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消瘦、唇红颧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亦可用于肺结核潮热盗汗的患者。该方是由青蒿、鳖甲、地骨皮、秦艽、知母、银柴胡、胡黄连、甘草组成。方中的青蒿、鳖甲、知母以往已作过介绍,下面再介绍方中其他药物各自的功能。地骨 皮、秦艽、银柴胡、胡黄连等药都有善退虚热、除阴分热的作用,都可用于阴虚发热、虚劳骨蒸潮热,或久热日久不退之症。而这几味药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别介绍如下:地骨皮 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肝、肾经。地骨皮除了善能退虚热止盗汗,用于阴虚有汗之潮热骨蒸或久热不退等症之外,还因其入肺经,能清肺止咳,善清肺热,使肺热去而肺气得清肃,喘咳自止,因而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肺热喘咳,常配桑白皮、连翘、知母、鱼腥草、北杏等同用。地骨皮的常用量为6~15g,凡表证未解者不宜用,以免引邪入阴。 秦艽 味苦、辛,性微寒,入胃、肝、胆经。秦艽味苦性微寒,有苦泄除热之功,与其他养阴退热药同用,能治虚热发热。秦艽另一个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功能是祛风湿,因秦艽味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故能祛风湿,并善走四肢,而能舒筋得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拘挛不舒等症。常与防己、银花藤、桑枝、川木瓜等同用。此外,秦艽因品质润泽,还能润肠通便,用于治疗肠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秦艽的常用量为6~12g。因秦艽有润肠作用,故脾胃虚弱、大便稀烂者勿用。 银柴胡 味甘,性微寒,入肝、胃经。银柴胡味甘而无苦泄之性,为退虚热之常用药。此外,银柴胡与胡黄连因能清热消疳,常用于小儿疳积发热不退、烦渴、烦躁易怒等症,常配川楝子、白芍等同用。银柴胡的常用量为3~9g。要注意的是,凡外感风寒、血虚发热者忌用。 胡黄连 味苦,性寒,入心、肝、脾经。胡黄连除了能阴分热用于阴阳虚发热外,还能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及痔疮,可配黄柏、苦参等同用。胡黄连另一主要功能是能杀虫消疳,常用于小儿蛔虫疳积发热,常配使君子、雷丸、川楝子等同用。胡黄连与黄连是两种不同的中药,临床上应区别使用。胡黄连的常用量为3~9g。 另外,还有一种中药——白薇,亦是一味善能退虚热的药物,白薇味苦、微咸,性微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凉血,白薇苦咸寒,能入血分而清血热,尤善退虚热,常用于治疗溃疡病热入阴分、阴虚发热、久热不退、小儿夏季热,也多用于妇女产后发热及热病后期阴虚血热等证,常与滋阴退热药如生地、地骨皮、青蒿等同用。白薇为清血热、退虚热之药,并略有透解之性,若外感发热、久热不退亦可配伍解表药同用,而素体阴虚而有外感风热者更为适用。(吴海雁)2013-10-12
睡着大汗淋淋、阴虚盗汗,4味药材滋阴退虚热,出汗正常睡的香

2020-12-26
你好;请问有什么补阴虚和退虚热的中药呢?;你吃知柏地黄丸治疗就好了.2019-04-26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5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青蒿,一年生草本,为菊科植物黄蒿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但本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等古本草书记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可能是本种;《救荒本草》与《野菜博录》所载“邪蒿”亦为本种。

  • 1.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知母、黄柏构成的。除滋补肝肾阴虚外,还可清热降火,特别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等症状。2.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多种药材组成,主要功效为滋补肝肾,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内热有良好效果。3.左归丸:主要包含熟地、山药、枸杞等...

  • 对于脾胃虚热的情况,可以选择口服补脾益肠丸,这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如果更倾向于使用中药方剂,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再根据具体症状添加相应的药材进行调理。例如,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可以加入鸡内金和麦谷芽;如果出现呕吐症状,可以加入生姜和半夏,或者使用生姜煮制的半夏;如果有酸馊气味,可以...

  • 胡黄连是一种具有多重功效的中药材,其根茎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胡黄连的主要功效包括清退虚热、凉血止血、清热燥湿以及杀虫消疳。胡黄连属于玄参科植物,包括胡黄连和西藏胡黄连两种。其味苦性寒,主要归入肝经、胃经和大肠经。胡黄连的功能涵盖了清退虚热、凉血止血、清热燥湿以及杀虫消疳,对于治疗阴虚...

  • 菊花、蒲公英,清凉解毒,适用于咳嗽有痰、黄痰黏稠或带血,伴随胸胁胀满、喘息等症状的患者。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连翘,它们能清热解毒,对于口干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有显著缓解。轻盈的薄荷,除了舒缓喉咙痛,还能助你清热解暑。而肺虚发热时,我们则需滋养肺阴,推荐这些温和的中草药:百合,甘润肺燥...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