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内伤发热血虚发热证,首选的方剂是

归脾汤。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养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其他选项如清营汤、清骨散、补中益气汤和青蒿鳖甲汤等方剂则分别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发热证。2023-11-26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16: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内伤发热的机制, 中医认为关键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出现了障碍, 其枢纽就是肝和脾,因此调理肝脾即调理气机,此乃治疗发热的重要环节, 所以行气是治疗发热的必须方法,肝气疏则郁热化,常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 丹皮、栀子、柴胡、陈皮、木香、枳壳、佛手、香橼、郁金、黄芩等。 因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

  • 《景岳全书》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症因脉治》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证治汇补》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等。《医林改错...

  • 病情分析:你好!自觉身体发热、量体温不高,中医认为是内伤发热。与气虚、气郁、血虚、血瘀、阴虚有关。如果发热伴乏力、懒言、食少,属于气虚;如果发热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属于血虚;如果发热伴骨蒸潮热盗汗,一般属于阴虚;夜间发热,伴口干不饮水,舌紫脉涩属于血瘀。情绪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属于...

  • 由于感受的外邪不同,有邪犯少阳、湿热伤表等不同证候;内伤发热又有阴虚、血虚、气虚、气郁、血瘀、痰郁等证型。 外感 邪犯少阳:证见低热,咽干口苦,心烦,呕吐,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方用小柴胡汤化裁:柴胡15克,黄芩15克,法半夏10克,...

  • 【答案】:阴虚发热与血虚发热同属内伤发热的虚证,两者发热均为低热,在午后或夜间加重。阴虚发热常见手足心热、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脉细数等阴虚症状,其治法为滋阴清热,方选清骨散加减。而血虚发热多伴有头晕眼花、身倦乏力、...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