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肾气丸里都有哪几味药?

方剂一
加味肾气丸-医方集解

【方名】加味肾气丸(利湿之剂)
【别名】金匮肾气丸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熟地黄 四两 茯苓 三两,乳拌 山药 微炒 丹皮 酒洗 山萸肉 酒润 泽泻 酒浸 川牛膝 酒浸 车前子 微炒 肉桂 (各)一两 附子 制熟,五钱 蜜丸。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少阴药也。土为万物之母,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洋溢;水为万物之源,天一生水。肾虚则水不安其位而妄行,以致泛滥皮肤肢体之间;因而攻之,虚虚之祸,不待言矣。桂附八味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利小便,则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藉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

方剂二
加味肾气丸-《济生》卷四

【来源】《济生》卷四。
【别名】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资生肾气丸
【组成】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主治】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1溲1。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70丸,空心米饮送下。
【附注】金匮加减肾气丸(《保婴撮要》卷五)、加味八味丸(《医学入门》卷七)、金匮肾气丸(《冯氏锦囊》卷十一)、济生肾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资生肾气丸(《金鉴》卷二十七)。
本方改为汤剂,名“金匮肾气汤”(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二)、“肾气汤”(见《医林纂要》)、“加减金匮肾气汤”(见《医门八法》)。
【临床应用】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2017-08-17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22: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加味肾气丸,源自古代医书《济生》卷四,其别名繁多,包括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以及资生肾气丸。主要成分包括炮制过的附子、白茯苓、泽泻、山茱萸肉、炒山药、酒蒸车前子、去木牡丹皮、官桂(不遇火)和酒浸川牛膝,以及半两熟地黄等药材。此药的功效显著,旨在温肾...

  • 方剂名称:加味肾气丸(利湿剂)又名:金匮肾气丸 出自:《医方集解》主要成分:熟地黄四两,茯苓三两,乳拌山药微炒,丹皮酒洗,山萸肉酒润,泽泻酒浸,川牛膝酒浸,车前子微炒,肉桂一两,制熟附子五钱。附以蜜丸制作。功效主治:适用于水蛊下消症状,如脾肾极度虚弱,导致肚腹胀大,四肢浮肿...

  • 【答案】:B 肾气丸中药物组成为:肉桂、制附子各3g,熟地黄24g,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而加味肾气丸中药物组成为:附子15g,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各30g,官桂、川牛膝、熟地黄各15g。

  • 【别名】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资生肾气丸 【组成】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功效】温肾化气,利...

  • 酒蒸)牡丹皮(去木)各30克官桂(不见火)川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功用】补肾温阳,利水退肿。 【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提醒您:加味肾气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