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和贫血的区别是什么?怎么补血?

提起补血,大家都普遍认为贫血和血虚是同一个概念,其实这是和西医和中医的不同的解析,严格意义的上说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西医上的补血是针对贫血而言,贫血是一个很专业的医学术语,特指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的的减少,浓度低于正常值,西医上采用的补血方法是补铁治疗,而中医上补血则是活血化瘀,濡养血气,重在调理人体血液与人体各个器官的平衡,因此中医上所说的补血不一定是贫血。 人们常说的贫血是指缺铁性贫血,是人体铁的摄入减少或铁吸收障碍、铁丢失等原因引起造血原料无法满足血红细胞的正常合成需求。对于女性而言,多是由于月经性失血过多、节食偏食等引起的缺血和缺铁性贫血,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晕乏力、面色和指甲苍白、心悸气短。中医上所说的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损,如失血过多、脾胃功能失常等造成血气不足,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月经失调等,与贫血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要注意的是血虚的人不一定是贫血,但贫血的人通常有血虚的症状,是否贫血可以检查血常规的血红蛋白数值来判断。就女性而言,贫血和血虚有许多相通之处,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比较特殊,每个月固定的流失血液,其中损失掉大量的铁质微量元素,多数都伴有缺铁和缺血贫血,失血过多者还表现出血虚的症状。因此大部分的女性贫血和血虚都同时存在,在补血时不仅只是调理血气还应该注重补铁。补充的血气的中药以滋阴养血为主,常用的补血良方有阿胶,当归,红枣,枸杞、桂圆肉、首乌等,在秋冬季节是补血养颜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血液血红蛋白的数量,做到滋养血气和血液充盈,中央的女性才能养出好气色。 女人以补血养血为本,虽然说贫血和血虚在概念上不同,但两者却有紧密的联系,生活中要善于饮食的调理预防贫血或血虚的发生,除去正常食补也可以服用一些营养滋补品也可以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如服用含有阿胶的铁之缘片,补铁补血养血,适于血虚和贫血的女性,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极为重要,心情开朗者有利于血气旺盛有精神,气血充盈肤色好。2013-10-20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43: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这一名称,但某些病症表现出贫血的症状。血虚指的是血液不足,可能导致内脏、经络、身体营养不良等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苍白、指甲苍白、头晕、心悸、麻木、手足麻木、月经量少、面色苍白、晚期或闭经的女性等。血液缺乏和贫血的概念有本质区别,血液不足不一定代表贫血。区分自己是贫血...

  • “虚则补之”,血虚则补。中医理论认为:无形生有形,气无形,能生有形之血,“血”来源于“气”,补气就是补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实能先得”,补气才能生血。因此“血虚”证治疗时“补益气血”需要同时进行。从脏腑来看:“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的根本都在肾;“肾主...

  •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与气有关,气虚常会导致血虚,血虚亦有气虚存在。因此,在治疗血虚时,需要兼顾补气。血虚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贫血、神经官能症、虚弱症、月经不调等,症状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心悸眩晕、气短无力、体虚疲乏、指甲色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经后腹痛、脉细、舌质淡等。常用的补血...

  • 血虚和贫血是两个不同体系的名词,血虚是中医体系名词,贫血是西医的症候群表现。临床上除病人外,甚至一些医护人员,也将血虚和贫血等同起来。血虚和贫血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等同,需要区别对待。有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有贫血,同样,贫血的病人也不一定是血虚,也可能是气虚。中医辨证是血虚的病人,可以...

  • 一、贫血的补血大法1、多吃含铁的食物 大家都知道,血红蛋白浓度的生成和运行免不了铁离子,因而如果你察觉自己有贫血的情况时,也就是日常容易嘴唇泛白,起来蹲下去会头晕眼花等状况时,就可以适度的提高一些含铁的食物。例如猪瘦肉猪血,牛肉、羊肉,木耳,龙岩市海菜等都带有十分丰富的含铁,贫血的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