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是不是一样

中医口中经常说“血虚”,而西医经常念叨的是“贫血”,咋一看以为是同一回事,毕竟都是跟血液有关的么。但实则不然,虽然都是血液的问题,且看起来都是缺血,但实际上确实相差万里啊。贫血常伴有血虚,但血虚的人未必就一定贫血。直白的说血虚只是身体相对虚弱一些,但是贫血就是体内缺血。

很多人对此没有准确的了解的情况下都会认为中医口中的血虚就是贫血。也就是把两个病误认为同一个病。所以听到医生提到血液的相关问题就开始大量的进食补血类营养品。但却没能在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何为贫血,所谓的贫血在西医的概念里就是指全身的血红细胞总数不足,也就是说身体里缺少血红细胞。而这个计量在临床上的计算方式就是单位的血液中含有的血红细胞或者是血红蛋白的计量是否符合一定的指标。

从字面上看,血虚和贫血确实是很相近。但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哪怕是同样的两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还会做出不同的解释。所以不能但看字面的,一定要看医生的解释和医生给出的调理方案。身体是自己的,而且只一个,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小白鼠来试验。
2020-09-18
贫血是西医名词,必需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下降的化验指征.血虚是中医名词,不需要任何化验指征.临床以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为主要指征.2019-05-18
中医血虚大致相当于西医贫血,但是中医的“血虚”症状并不同于西医贫血
中医血虚是指血液亏虚,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
西医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2012-12-11
不一样的。血虚是血不够(比如大出血之后)
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低于正常值2012-12-11
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而且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故中医所诊断的“血虚”症,绝对不等於西医的贫血症。2014-09-07
血虚和贫血不完全相同. 贫血一般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血虚除了包含贫血, 还包括血量不够, 也就是气血不足.从涵盖范围上来说, 血虚的范围更广.2012-12-11
改善贫血最好从饮食中入手:
每天多吃点补血的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可以一周吃两次猪肝炒芹菜,猪肝含铁质比较多,妇女吃了挺好的,特别是贫血的人。
另外建议喝雪盈茶
能起到气血同补,健脾助消化,补不受滞的作用,并达到全面调理贫血的目的。2015-09-18
中医和西医是单独理论,两者不能并论。2012-12-11
魏医生说

2021-03-30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5:35: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的“血虚”与西医的“贫血”在概念上有所重合,但并非完全相同。从中医的病机角度来看,血虚相当于西医的贫血范畴,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下的概念,因此,存在血虚症状的患者不一定符合西医的贫血诊断标准。在临床上,贫血患者往往不仅仅表现为血虚,还可能涉及其他中医病证。血虚症状包括但不...

  • 血虚是中医的说法,而贫血是西医中的说法,两者是不一样的。血虚泛指体弱乏力,指的比较广泛,中医上认为人体以血为本,血虚的形成也是长时间导致的,一般是通过症状来判断,比如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等。而贫血单纯指血液中血色素低于115克(女)或120克(男),是由于造血原料不足或失血过多引起的,贫血...

  • 其实血虚和贫血是中医和西医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绝对不能混为一谈。一、中医血虚中医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不足,不能滋养脏腑、肌肉、经络的一种病理现象。具体来说,心血虚、肝血虚、心脾血虚是有区别的。心血不足的症状是心悸、头晕、健忘、失眠和脉涩。肝虚的症状是头晕、眩晕、涩味、手脚麻木、四肢挛...

  • 贫血与血虚是两种描述人体状况的不同术语,分别源于西医与中医的理论体系。然而,从临床表现角度来看,血虚往往与贫血密切相关。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导致机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血虚则是中医概念,指气血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乏力等症状。尽管西医与中医对...

  • “贫血”是很多疾病共同的病理表现,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丢失引起,西医需找到并消除病因,才能彻底治愈。不能见到贫血就考虑营养不良,一味补充大量蛋白质、红色食物,反而容易延误病情。“虚则补之”,血虚则补。中医理论认为:无形生有形,气无形,能生有形之血,“血”来源于“气”,补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