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胃火及胃阴虚的食物及药物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胃阴虚可以服益胃汤 治疗:  配方:   北沙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15克 玉竹5克 冰糖15克   制作:   1.把北沙参润透切片,麦冬洗净去心,生地洗净,切片;玉竹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冰糖打碎,待用。   2.把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水300毫升。   3.把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用于慢性肝炎,脾胃阴虚,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等症。 治疗胃阴虚的药物:山药,玉竹,石斛,沙参,麦冬,生地,生麦芽,谷芽,香稻芽。能滋养胃阴虚的食物:梨汁,藕汁,糯米,冰糖,白萝卜,莲子肉,猕猴桃等2013-08-28
治疗胃火的常用药有芦根、葛根、金银花、黄连、茯苓、薏米、等,治疗胃阴虚的常用药有玉竹、石斛、北沙参、麦冬、生地、等!2013-08-28
饮食:薏米、茯苓堡粥中药:玄参15 麦冬15 知母10 石伏15 柴胡10 生地20 甘草6 黄柏10 黄芩10 茯苓15取三剂 一天一剂 早晚喝2013-08-28
茯苓,薏米,玉竹,石斛,生地炖骨头2013-08-2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1:41: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牛黄清胃丸:这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主要是由多种中药成分制作而成,在使用之后能够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而且能够达到清胃泻火的作用。2、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主要能够达到散热通风的功效,还能够达到清热通便的作用,对于降胃火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调整。3、参梅养胃颗粒:出现胃阴虚也有可能会...

  • 药物上的常用药是牛黄上清丸或者牛黄清胃丸。食物可以吃凉性的水果,比如香蕉、苹果、梨都可以去胃火。饮食当中的喝小米粥,藕粉也可以去胃实火。如果虚火造成的胃热,应该是胃痛隐隐,饥不欲食,渴不欲饮,出现便秘,舌红无苔。胃阴虚造成的胃热,给予滋阴药物或者是食品,比如麦味地黄丸。食物当中百...

  • 针对胃热,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同仁堂的香砂养胃颗粒,具有改善胃功能、无刺激性的特点,能够标本兼治。德国拜耳公司的达喜咀嚼片(铝碳酸镁片),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具体使用需遵医嘱。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胃热。西瓜饮、小米绿豆粥、凉拌芹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西瓜饮以...

  • 大便秘结、小便黄这类的实热症状。可以吃黄连上清片或者是清胃散,症状可以缓解;2、虚热:部分患者出现胃阴虚的症状,主要是久病不愈的患者会出现。久病伤胃阴,表现为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胃部隐隐作痛,服用一贯煎效果较好。脾胃为后天之本,滋养整个人的身体运化,要保护好胃,身体才会健康。

  • 1、脾胃湿热,这时要进行区分,要重用清热利湿或燥湿的办法,如黄连、黄芩,甚至棉茵陈、布渣叶、土茯苓,以上都是非常好的清湿热药物;2、如果是肝火,要清利肝胆湿热,可以用龙胆草、栀子或棉茵陈、布渣叶、鸡骨草、田基黄等药物;3、如果是胃阴虚的虚火,要侧重养阴,用玉竹、石斛、玄参、参地、...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