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者表现在什么地方?

“气滞血瘀大多是因患者忧思过度,或者久坐少动,致肝脾失调,气机淤滞,不能畅达,气滞而血瘀,通降失常,气血瘀滞,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或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湿热阻滞脾胃气机,气滞而血瘀,或因外感风寒,暑热湿邪,寒凝气滞,经络受阻,不通则痛,寒邪不解气滞血瘀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气行不畅,无法行血,则血停而瘀生矣。 “……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气结则血凝。”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多由情志郁结或跌仆闪挫而致。治宜行气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类。病机,因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
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中医 刺痛拒按,痛处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郁;或谵语,或发狂;或胁下痞块,坚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错;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肤紫斑,或肌表有丝状血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2020-08-31
1、胸胁胀满
女性如果气血过旺,患有气滞血瘀的疾病,会引起胸胁胀满,两胁下面有肿块出现,有时会有刺痛感,在运动剧烈时会发生疼痛,有些严重的患者,甚至走动时也有疼痛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气滞血瘀极易引发女性患上乳腺增生的疾病,发展严重时也有可能诱发乳腺癌。

2、月经不调
患有气滞血瘀的女性,极易出现月经不调的状况。因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离经之血发生阻滞,使得月经很早就发生闭止,或者出现痛经的症状。

3、 快速衰老
体内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滞血瘀,会加速人体衰老的进程。因为体内的废物及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肌体的负担,对身体和精神都会产生危害,女性如果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的状态中,很容易造成肌体组织缺血,细胞得不到充分的养分,进而衰老的也很快。

4、其他症状
体内如果出现气滞血瘀,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可能呈现紫暗色,如:嘴唇、手指甲、脚趾甲,皮肤变得粗糙且肤色较暗,面部色素呈现更明晰,会有严重的黑眼圈,容易长出黄褐斑等等。2020-05-1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0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冠心病属于气滞血瘀证型者,常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尤其是表现为胸前区刺痛,晚间发作更加明显。常常有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发作欲死,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舌苔白,脉沉涩,治疗要活血化瘀,宣痹止痛,可以用冠心苏合丸或者是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

  • 气滞血瘀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轻者表现为面色晦暗、胸胁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长期忽视调理,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更严重疾病。三、调理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可选用中药进行调理,如逍遥丸、血府逐瘀丸等,以疏通气机,活血化瘀。2. ...

  • 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

  • 气虚血瘀常出现在女性身上,若调理不当,易引发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不孕不育。1、痛经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所伤,导致血寒而凝,或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治宜活血祛瘀。2、闭经多因气滞、寒凝,...

  • 气滞是指气的运行不畅。肝气郁结时,会导致脾气急躁和烦躁,情绪不畅。气滞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血液瘀积。3、寒凝 寒冷会阻碍血液的流通。寒凝多因阳气不足或外感阴寒邪气引起,患者会感到四肢冰冷,舌苔白,或少腹冷痛。血瘀症状有哪些表现 1、疼痛 血液瘀滞会影响经络的畅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