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的火候应

煎药的火候应是文火。
中草药煎药时的火候是文火。在煎制中药的时候,火候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在煎制中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文火,但是对于一些补益类的药物,最好可以先用武火来煮沸,然后再改用文火来煎熬。
一般情况下在煮沸以后改成文火煎熬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就可以服用了。并且在煎煮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搅拌,以防止锅底的中草药焦糊。煎药,是指熬制药物,包括中药的煎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

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
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入药方法:
(1)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3)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5)包煎:药包煎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等)、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枇杷叶等)、花粉等微小饮片(如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2023-06-2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21: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煎药的火候应是文火。中草药煎药时的火候是文火。在煎制中药的时候,火候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在煎制中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文火,但是对于一些补益类的药物,最好可以先用武火来煮沸,然后再改用文火来煎熬。一般情况下在煮沸以后改成文火煎熬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就可以服用了。并且在煎煮的过程中...

  • 煎药火候先武后文,即先大火,后小火,使药物成分慢慢析出。

  • 1. 煎药火候的掌握对于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至关重要,同时也要确保这些成分得到保留。2. 解表药通常需要使用武火(强火)进行快速煎煮,头煎在煮沸后应持续10至15分钟,二煎则在煮沸后煎10分钟。3. 对于大多数药物,建议首先使用武火(强火)将水煮沸,然后转换为文武火(中小火)交叉煎煮,以便更好地...

  • 1、煎中药的火候(1)大火煮开之后,用小火煮。原理请参考炖红烧肉。(2)尽量用陶瓷或瓦罐,不用不锈钢、铁锅等金属类的器皿。原理请参考炖红烧肉。(3)在不粘锅的前提下,药能碎点,尽量碎点。原理一样参考炖红烧肉。(4)除了需要偷渡上焦之外的药,尽可能温服。(5)不要用所谓的紫砂一类...

  • 煎药需根据药物选择火候与煎煮时间。解表剂有挥发油成分,气味较芬芳,久煎易导致有效成分遗失,降低药效,可大火或中火煎煮后转小火,约15分钟即可。第二、三煎10分钟左右。补益类药物,因质地较滋腻,久煎方能析出有效成分,应先用大火或中火煎煮,之后小火煎煮。头煎可30分钟左右,第二、三煎3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