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导致三脏俱虚

中医认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是由于病变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其中以肝脾肾虚为主 ,病情逐渐发展而加重;或因外邪侵袭,情志饮食所伤,劳累过度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壅滞而发诸证。
其发病机制中以脾肾虚衰、浊毒潴留为关键。
肾阴虚日久则阳必虚 ,阳虚则不化阴,分泌清浊功能减退,致湿浊潴留
肝阴虚则气机不利更使湿浊之邪难以疏泄
肾阳虚失于温煦,则脾阳亦伤 ,脾阳虚失健运,则水谷生化乏源,无以化生精微物质;
脾统血,脾虚则血失所养 ,出现贫血、纳呆。
以上肝脾肾三脏俱虚,从而使气机不能疏泄而阻滞,从而出现虚实夹杂之候,但整个病变过程中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表现。
1、脾肾阳虚证
证候 :面色晄白,水肿明显,畏寒肢冷,腰背酸痛或胫酸腿软,乏力,纳呆,腹胀,便溏,性功能失常(遗精、阳痿、早泄),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基本治法 :温补脾肾
2、肝肾阴虚证
证候 :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肌酸痛,遗精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基本治法 :滋养肝肾
3、气阴两虚证
证候 :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基本治法 :益气养阴
4、阴阳两虚证
证候 :精神萎靡,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纳呆便溏,小便黄赤或尿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或弦细。
基本治法 :阴阳双补
2022-07-20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5:03: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慢性肾炎是肾小球的弥漫性损害,以水肿、高血压及尿液化验异常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的 水肿 虚劳 的范畴,发病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有关。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关键在肾。肾虚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学基础,没有肾虚便没有本病,采用补肾法改善肾虚是治疗本病最重要的基本法则。3、高血压与肾虚 高血压的...

  •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是一种以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医学研究揭示,肾小球肾炎的诱因多为风寒湿邪入侵及气血两虚、阴阳失衡。当人体遭遇风邪,发展至肾炎阶段,尿蛋白现象随之出现,这标志着肾功能减弱,固精失常,蛋白丢失越严重,气血亏虚状况就越严重。...

  • 一、是慢性肾炎会引发其它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贫血、心力衰竭、心肌缺血、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影响可能较普通人群更严重,加上这些病人还存在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标记物升高,以及钙磷代谢异常,使血管重构和顺应性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二、由于慢性肾炎易...

  • 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发生障碍,脏腑日益虚损,而外邪反复感染,导致脏腑之间、正邪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慢性肾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临床特点。现分述如下: 外邪侵袭 感受外邪,反复不愈,伤及脏腑,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病。风邪外束,肺气不宣,肃降失司而...

  • 导致人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停聚,精微外泻而成本病;肾综发展到后期,肺、脾、肾三脏都成虚的病理表现,使精微物质更加外泻,肾虚加重,正气愈虚邪气愈盛,就会发生“癃闭”“关格”等证也就是尿毒症的表现),到了 此时,治疗难度增加,如治疗不当,随时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