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调气,经期调血,经后补虚,中医教你如何一通一补调好气血

女子的月经正常与否,是 健康 最准确的信号,也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重要身体因素。
中医的调经就是保养身体,分为三个步骤:经前调气,经期调血,经后补虚,并根据这个规则调养。

1、经前综合症的调养
典型的症状:心烦,脾气急,乳房胀痛,少腹隐痛,以及眼晴肿,脸肿。
这些和月经前的激素分泌有关,中医称为" 肝郁 "。
经方:经前可适当疏泄,血瘀体质经期多有行血不畅、血块较多、颜色较淡的情况,可用益母草红枣瘦肉汤调气。
按揉穴位:
经前按揉太冲穴和合谷穴,能疏泄调气,改善月经过少、不通畅等情况。

2、宫寒的调养
症状:腹凉下坠、隐痛筋掣、形寒乏力、月经的颜色发黑,有血块,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
经方:要提前暖身,使血瘀化开。采用方药"温经汤",月经来了就停用即可。
经期则是月经见红一直到月经干净的这段时间。
1、症状:月经的血量少,颜色淡,肚子发凉,而且持续时间还挺长, 这是典型的气血虚了。
经方:可以服用"八珍益母丸",此方即能补气养血, 又能活血化瘀。
2. 症状:月经的血量少,肚子不凉,月经的颜色发黑,可能就只是瘀血了。
经方:可以用"益母草膏" 或 "少腹逐瘀颗粒"。

调补汤是补气血为主,经后服用较为适宜且不易上火,但生理期间不宜进补。
1、气虚
气虚多表现为头晕耳鸣、疲倦无力、自汗、气短懒言、舌淡脉弱。
方药四君子汤,健脾补气。
2、血虚
血虚多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头发枯黄、指甲干裂、手足麻木、心悸多梦、健忘、唇甲色淡、舌淡脉弱。
四物汤
四物汤选用当归、熟地、川穹和白芍。
当归和熟地补血养血,川穹补血活血(如无血瘀血滞可不放),补血圣药的当归和白芍二者相互制约,是最佳搭配。

3、气血两虚
出现气血两虚时,可服用八珍汤调补,即将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掺和一起熬制。
经后按揉三阴交、血海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 健康 养生 图文信息,特别是当涉及食疗、药品、配方、针灸技术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使用!谢谢!
2022-06-2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9:3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方:经前可适当疏泄,血瘀体质经期多有行血不畅、血块较多、颜色较淡的情况,可用益母草红枣瘦肉汤调气。按揉穴位:经前按揉太冲穴和合谷穴,能疏泄调气,改善月经过少、不通畅等情况。2、宫寒的调养 症状:腹凉下坠、隐痛筋掣、形寒乏力、月经的颜色发黑,有血块,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经方...

  • 经量小可以用上艾灸,建议艾灸命门关元温通肾元,艾灸血海活血化瘀。命门大补肾阳。 我们的经水与肾水相关,肾气足,月经才通畅。关元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暖宫驱寒,艾灸的药力透到穴位,比热水袋效果不知道好哪里去了。经后一周: 补血养阴 此时人是阴虚的,调理重在 补血养阴。 对月经量少、月经...

  • 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时而补。

  • 1、经期补气血的糖水(1)桂圆薏米红糖粥干桂圆肉10克,薏苡仁30克,红糖1匙。将前两味同煮熬成粥,加红糖1匙,即可食用,每日1次。此方可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之月经量少、痛经者。(2)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即可食用。具有温经...

  • 月经不调应该怎么办才好1、月经前期:这里是指月经每月会提前6~7天以上就行经,甚至有的人每月会行经2次,这又称为“月经超前”。气血虚弱者常见的症状有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气短心悸,精神疲倦,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面色无华,脉弱无力。这类人群适合在冬补气血。2、月经后期:这指月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