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脖颈处便紧绷疼痛得像是要爆炸一般,落枕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又充满痛苦,任何一点动作触发痛觉地雷,动静处处皆受限。 *** 穴道有助于气血循环,缓解患部的不适。
落枕按这四个穴道舒缓
后溪穴 位置: 别名后谷穴,溪字也作溪,穴位位于手握拳横纹尖尽处。 功效: 开窍醒神、清热舒筋、整治落枕与急性扭伤。
风池穴 位置: 凹陷如池,又是风邪易侵扰的位置,故称「风池」,脑后两侧斜方肌旁凹陷处,约在耳垂齐平的位置。 功效: 清头目,利五官七窍、使经脉气血顺行,改善不适感。
外关穴 位置: 手腕横纹约上三指宽的位置,位于两骨之间。 功效: 疏风、清热、使经络顺行,调解气血以改善僵硬状况。
外劳宫 位置: 又称为落枕穴、项强穴。位于食指与中指骨间,指关节后约一指宽处。 功效: 能治疗掌指麻痹、肌肉无法伸屈、落枕的情况。
*** 方式:以指腹抵住穴位缓慢施力,用力时间约为3秒, *** 约2-3分钟。
图/巫俊郡
2022-10-01
落枕按这四个穴道舒缓
后溪穴 位置: 别名后谷穴,溪字也作溪,穴位位于手握拳横纹尖尽处。 功效: 开窍醒神、清热舒筋、整治落枕与急性扭伤。
风池穴 位置: 凹陷如池,又是风邪易侵扰的位置,故称「风池」,脑后两侧斜方肌旁凹陷处,约在耳垂齐平的位置。 功效: 清头目,利五官七窍、使经脉气血顺行,改善不适感。
外关穴 位置: 手腕横纹约上三指宽的位置,位于两骨之间。 功效: 疏风、清热、使经络顺行,调解气血以改善僵硬状况。
外劳宫 位置: 又称为落枕穴、项强穴。位于食指与中指骨间,指关节后约一指宽处。 功效: 能治疗掌指麻痹、肌肉无法伸屈、落枕的情况。
*** 方式:以指腹抵住穴位缓慢施力,用力时间约为3秒, *** 约2-3分钟。
图/巫俊郡
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