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饮脾肾阳虚证宜选用

治疗该证采用温补脾肾的方法。在中药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中,附子是重要的药物之一,它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各种症状。2024-01-14
mcxzy 阅读 6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2:13: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支饮(饮停胸肺) 脾肾阳虚证 治法: 温脾补肾,以化水饮,方药: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悬饮 (饮流胁下) 邪犯胸肺证 治法:泻肺祛饮,方药:椒目瓜蒌汤+十枣汤或控涎丹 悬饮 (饮流胁下) 络气不和证 治法:理气和络,方药:香附旋覆花汤 悬饮 (饮流胁下) 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

  • 3、治疗方式不同:悬饮溢出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药物进行治疗。而悬饮溢出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苓桂术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方法是按治疗途径可分为外治、内治两大类。按采用的手段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精神的、综合的五大类。在外治中...

  • 考点:1.痰饮①脾阳虚弱证。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水,饮入易吐,苔白滑,脉弦细而滑。治法:温脾化饮。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②饮留胃肠证。主症: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

  • 中医治疗支饮多采用温阳化饮、宣肺止咳的方法。常用方剂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支饮的预防与调护:预防支饮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避免感受外邪。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于已经患有支饮的患者,应加强调护,注意...

  • 四饮指的是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四饮是中国古代医药方理论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这四种病证。痰饮是指体内水液积聚过多,导致痰液淤滞的一种病证。痰饮的产生与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多因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外感寒邪等引起。痰饮的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