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气血两虚为什么都补不上来?

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加运动, 和足够的睡眠是很重要的2012-06-19
一直处于脾湿状态 脾胃运化速度太慢 吃了也吸收不了
建议增加运动 每天快走或跑步
渐渐增加运动量 按自己能力定
但是不能一点都不运动2012-06-22
脾胃虚弱,饮食纳差,长期就会引起气血虚弱。调理脾胃是首要,最好找个中医看看,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吃点中药调理一下。2012-06-20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4:0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我建议你以效果慢但是没有副作用的平补来治,我想你不只是脾虚,而是长久的脾虚导致五脏六腑的虚弱,因为五脏六腑的谷精都是由脾所运化的。如果现在下猛药反而不行。 平补的话,清补凉炖鹌鹑(或者竹丝鸡,白鸽),清补凉是:芡实,薏米,红枣,党参,黄芪,枸杞,莲子,白扁豆,茯苓。这些都是平补...

  •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

  • 气血两虚之人由于脾胃不调,服用补品补药后很难消化,容易引起食滞,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症状。若骤然大补,肠胃更是不堪重负。因此,气血两虚之人“进补”前必须“灸补”。艾灸过程打通人体阻塞的经脉、用阳气滋润虚弱的脏腑。气血充足了,正气才能对抗病邪。而且通经络、补阳气不仅能治...

  • 1:脾气虚通常由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或长期疾病消耗脾气引起。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脾负责运化,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也是后天之本。2:先天脾胃虚弱、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长期忧虑、年老体衰或疾病后调养不当都可能导致脾气亏虚,影响气血生成,从而形成脾气虚证。二:调理脾气虚的方法...

  • 而且除了这种情况外,如果你出现越喝补药,身体越虚的情况,或许和以下3种情况有关,建议找到对应的原因,以便于及时调整。首先,补药补的不合时宜 对人体来说,治病的原因主要有‘ 风、寒、暑、湿、热、燥 ’六种。而针对这些不同的诱病因素,应该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存在湿、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