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身体湿气的好穴位

现在很多人身体的湿气都很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去除身体湿气的几个好穴位吧!

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古中医认为承山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利湿第一要穴,所以说这也是特别适合湿热夏天的保健穴位。阴陵泉的主要作用是利湿。而由湿气所产生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等。所以在夏季注重防止湿邪侵入人体是很有必要的。

足三里
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 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应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

曲池穴 
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祛除风湿的作用。

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丰隆穴
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 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会导致关节炎。2022-07-14
mcxzy 阅读 6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30: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曲泉穴位于膝关节内侧纹头上方凹陷中,按摩此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按摩此穴有助于调理脾、肾、肝经,增强身体对湿气的抵抗能力。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湿气带来的不适...

  •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特别是阴陵泉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能够改善湿气重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此外,承山穴也是一个重要的排湿穴位,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湿气排出体外。除了按摩穴位外,湿气重的人在饮食上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 除湿气拔火罐主要选取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天枢穴、中脘穴、气海穴和关元穴等。这些穴位对应于脾经和胃经,能够调理气血,改善肠胃功能。拔火罐和艾灸结合使用,能够增强祛湿效果。湿气在体内主要与肠胃功能下降有关,所以通过拔火罐祛湿时,我们主要选择与脾经和胃经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例如,足三里穴能...

  • 3. 按摩膝窝:膝窝中心的委中穴是膀胱经的重要穴位,膀胱经是身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排出湿气。每次按摩5~10分钟,直至出现淤斑痧点,每1~2周按摩一次。4. 按摩阴陵泉:阴陵泉位于膝盖下方,是小腿内侧骨上的一个凹陷处,是脾经的合穴,有助于健脾除湿。每天用手指按揉...

  • 1. 阴陵泉穴:此穴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按摩或针灸阴陵泉穴可以清除体内湿气,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2.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全身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足三里穴能调理脾胃,帮助消除水肿,增强体内运化水湿的能力。3.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屈肘时的肘...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