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简单穴位可强效“除体内湿气”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有很多穴位,从头到脚都有穴位,有时候按摩简单的几个学穴位就能把身体里的湿气排出去,接下来让我来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01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穴是身体中一个重要的交汇穴道,是身体中不同静脉所交汇在一起的一个穴道,其中包括了任脉、小肠经还有足阳明胃经等等,这些都是在中脘穴中出现交汇。按摩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排出多余的脂肪还有废弃物,起到排毒养生,祛除湿气的效果。按摩需用指端或者掌根在穴位上揉揉2-5分钟即可。
02 曲池穴: 曲池穴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用大拇指弹拨曲池穴,可治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穴,每次1~3分钟可排除湿气)。
03 神阙穴: 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顺时针揉动腹部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祛除湿气等有独特的疗效。
04 承山穴: 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05 涌泉穴: 对准穴位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长期按摩这个穴位,能够益肾、清热、开郁;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除湿、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等疾病,具有特效。
06 阴陵泉穴 主要以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 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阴陵泉有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排渗脾湿,益肾利湿、行气消肿的作用。
07 丰隆穴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络穴,善调脾胃之气,脾为生痰之源,故本穴既可调太阴以运化水湿,又可泻阳明以去火热,广泛用于治疗痰湿内蕴、痰火上扰之病证。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丰隆30-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30-50次可除体内湿气。
2022-08-21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0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腋下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极泉穴。这个穴位位于心经,能够排除心脏的郁火毒素。经常按揉此穴,可以疏通经络,有助于身体健康。肘窝是另一个重要的排湿口。当遇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等问题时,可以在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这样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表明湿气正在被排出。建议每一到两周...

  •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湿,因此按摩特定穴位有助于祛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按摩此穴可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具 置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会出现凹陷。按摩承山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湿气积聚。曲泉穴位...

  • 最后,承山穴是体内去湿效果最佳的穴位之一。其效果堪比长期食用红豆薏仁粥。承山穴位于小腿肚上,也是身体阳气最充足的地方。按摩此穴位时,若感到酸痛,说明体内存在湿气。持续按摩此穴位可使身体发热,标志着湿气正在排出。经常按摩此穴位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总之,上述三个穴位在去除湿气方面效果显著。...

  • 3. 按摩膝窝:膝窝中心的委中穴是膀胱经的重要穴位,膀胱经是身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排出湿气。每次按摩5~10分钟,直至出现淤斑痧点,每1~2周按摩一次。4. 按摩阴陵泉:阴陵泉位于膝盖下方,是小腿内侧骨上的一个凹陷处,是脾经的合穴,有助于健脾除湿。每天用手指按揉...

  • 首先,腋下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常按揉此穴可帮助去除心脏的郁火毒素,疏通经络。其次,肘窝是另一个重要的排污口。当遇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等症状时,连续拍打肘窝5~10分钟,可排出心肺毒素,缓解不适。此外,膝窝的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重要排污口,拍打此穴可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