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是什么意思?

中医常说的补中益气的补中是什么意思
中指的是中焦,中焦以脾胃为主,补中就是调理补益脾胃
补中益气的“补中”和“益气”分别是什么意思
补中: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

益气:指有补气药物治疗气虚证的方法。
补中益气的食物都有哪些?
五谷杂粮

(1)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2)玉米: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溼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3)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4)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渗溼止痢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溼热吐泻下痢等.

(5)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6)小麦:味甘,性凉。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7)大麦: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8)甘薯:又名红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润便之功。用于形体消瘦,便秘等.

(9)黄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用于疳 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10)蚕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溼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等症。

(11)豆浆:味甘,性平。有润燥补虚之功。用于体弱不健,肠燥便秘等..

(12)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溼之功。用于泄泻,食欲不振之症.

(13)莲子:味甘涩,性平。有健脾止泻之功。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14)荞麦:味甘,性凉。有消积下气,健脾除溼之功。用于胃肠积滞,腹胀满,及脾虚而有溼热的腹泻痢疾.

(15)芝麻油:味甘,性凉。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于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溃疡等.

(16)菜油:味辛,性温。有润肠健脾之功。用于脾不健运,食少乏味,肠燥便秘等症。

肉蛋类

(1)猪肉:味甘咸,性平。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滑润肌肤之功。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2)猪肚:味甘,性温。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

(3)猪脾:味甘,性平。能健运脾胃。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之症。

(4)牛肉:味甘,性平。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虚损消瘦,食少纳呆,脾虚水肿等。

(5)牛肚: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助消化,益气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6)狗肉:味咸,性温。有补中益气,补肾助阳之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胀满,饮食减少之症。但一般不宜于春、夏服用。

(7)鸡肉: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等病。

(8)鸭肉:味甘咸,性平微寒。有滋阴养胃,补血之功。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厌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泻者不宜。

(9)兔肉:味甘,性凉。有补脾益气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或消渴口干。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10)鹌鹑:味甘,性平。有补五脏,益中气,清利溼热之功。用于营养不良,虚劳瘦弱,久泻久痢,食欲不振等病。

(11)鹌鹑蛋:味甘,性平。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之功。用于小儿营养不良,食少,倦怠,腹泻,幼儿发育不良等症。

(12)鹅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虚,和胃之功。用于消瘦乏力,呃逆等症。

(13)鹅蛋:味甘,性温。有补气血和胃的作用。用于病愈后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

水产品类

(1)草鱼:味甘,性温。有补脾暖胃之功。用于虚损,少气乏力,饮食减少之症。

(2)鲫鱼:味甘,性平。能益脾开胃,利水除溼。适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或呕吐、干哕。

(3)鳝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补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小儿久病,气......
补中益气的“补中”和“益气”分别是什么意思?
补中益气的“补中”,事实上是指补中焦,而中焦又以脾胃为代表,所以换句说就是补脾胃,而“益气”意思就是补脾胃之气。2022-10-06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37: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就是通过调养脾胃,增强其运化功能,从而补充中焦脾胃的不足,并增加脾胃之气的生成和输布,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 1、补中益气是中医对证治疗术语,中医名词,系“补、泄、清、散”等治疗手法之一。补中益气就是调养脾胃。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转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又称脾胃之气。2、补中益气的意思就是,补,补益;中指中焦脾胃,因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运化力弱,导致中气不足,补中益气就是健脾补益...

  • 1. 补中益气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调养脾胃,提升中焦脾胃之气以及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2. 益气通常指的是补充气血,提升气机,并非理气。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健康的基础。3. 健脾益气通常用于治疗气血亏虚,尤其是气虚为主的体质,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来达到补充气血的目的。4. ...

  • 补中益气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通过中草药或其他方法提升身体中的正气,补充和调节身体能量,以达到增强体质、改善虚弱状态的目的。补中益气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中医看来,人体正气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正气充盈,则身体强健,能够抵御外界疾病侵袭;如果正气不足,就会出现身体虚弱、容易疲...

  • 补中益气是指通过药物或调理手段,增强人体脾胃功能,提升身体正气,以达到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以下是详细的解释:补中益气阐述 补中益气这一概念源于中医理论,主要目的是调和脾胃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当脾胃功能正常时,身体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从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