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乡穴的主治功能和针灸方法

  胸乡穴是穴位的一种,中医讲究的是从内到外的养生方法,穴位养生也是其中的一种。你知道胸乡穴是在哪里吗?它的主要功效和针灸的方法是什么?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关于胸乡穴的功效以及它的位置,看看它的主要治疗疾病的效果是什么。

   胸乡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胸乡穴在胸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天溪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第三肋间隙处取穴。
  仰卧位,乳中旁开2寸,向上一肋,当第3肋间隙处取穴。横平内侧的膺窗、灵墟、玉堂,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3肋间隙弧度相应。
   主治疾病
  胸乡穴主治胸胁胀痛,胸胁胀满,胸痛引背,呃逆,吞咽困难,膈肌痉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支满,痛引胸背,支气管炎,咳嗽气逆,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哮喘等。胸乡穴可以有缓解胸闷气喘的作用,对于出现的打嗝,吞咽困难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缓解气管炎疾病的作用,缓解咳嗽咳痰等问题。

  胸乡穴主治胸胁胀痛。
  胸乡穴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胁胀满、胸痛引背、呃逆、吞咽困难等。
  现代又多用胸乡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胸乡穴主治胸胁支满,痛引胸背,咳嗽气逆等。
  胸乡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胸乡穴对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有好处,可以有效的缓解呼吸道症状,对于咳嗽咳痰有调理的作用。
  其它: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等。
   穴位配伍
  胸乡配内关、心俞,治胸闷、胸痛。
  胸乡配列缺、膻中,治咳喘。
  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注意:内有肺脏,不可直刺、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胸乡穴的主治功能以及它的针灸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可以利用起来。胸乡穴的取穴位置很好找到,可以用针灸或者是艾灸的方法来治疗,对于缓解呼吸道疾病有好处,还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的作用,对于改善体质有好处,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穴位养生法。
2022-11-06
mcxzy 阅读 9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08: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胸乡穴的作用有疏泄三焦,宽胸理气。主治病症是胸胁胀满,牵引背痛,卧不得转侧,咳嗽,乳汁少,乳痈。胸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外侧动、静脉和第三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支满,痛引胸背,咳嗽气逆...

  • 刺激这个穴位能够帮助治疗肺炎、胸膜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帮助解决胸肋胀痛、神经痛和膈肌痉挛等等病症,另外,经常针刺胸乡穴还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理气止痛和宣肺止咳的功效。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胸乡穴的位置和功效了,我们可以知道,胸乡穴的位置也是比较好寻找的,胸乡穴位于我们人体胸部...

  • 2. 云门穴和中府穴的作用概述:这两个穴位均属于手太阴肺经,有助于治疗与肺脏相关的疾病,如咳喘、咳血、咽喉痛等。3. 云门穴和中府穴的治疗方法多样:可以通过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方式刺激这两个穴位,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拔罐和艾灸可以缓解风寒外感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4. 临床应用中,...

  • 冲门穴下针不便,建议使用对称治疗法,针云门穴。府舍穴和腹结穴均为近取穴,适用于腹部疾病治疗,但使用频率较低。大横穴和腹哀穴均为近取穴,适用于腹泻、大便不顺、胃消化不良等症状。食窦穴用于诊断。天溪穴位于两肋中间,斜向取穴,不可直针,用于诊断。胸乡穴和周荣穴均为诊断用穴。大包穴是...

  •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原穴为太白穴,络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1]。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1]。 起自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后之隐白穴(井穴),往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