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最主要的共同症状是

【答案】:E
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故此题应选E。2023-04-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53: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气虚证指心脏及全身功能活动衰弱,心阳虚证,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心气虚衰,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中气运转无力,则胸闷气短。B为阴虚证;C为血虚证;D为阳虚证;E为心阳暴脱证。

  • 心阳虚证:多在心气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气虚及阳,温运无权,鼓动血行功能减弱,血行滞缓所表现的心气虚证伴形寒肢冷、胸痛等症状。 心阳暴脱证:多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心脏功能日渐衰竭而呈现的亡阳危证。临床可见有四肢厥逆,冷汗淋漓,息微气短等症。 病因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

  • 心气虚证需与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胆气虚证等相鉴别。心气虚证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老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功能失调,易生...

  • 心阳虚:中医术语,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心阳虚证的原因同心气虚证,并多由心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是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如畏寒肢冷,心痛,舌淡胖,苔白...

  •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相同点: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不同点:①心气虚:面色淡白或晃白,舌淡苔白,脉虚。②心阳虚:畏寒肢冷,心痛,面色晃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③心阳暴脱: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