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阴虚体制,肝胆湿热,脾虚的人到底能艾灸吗

阴虚体质,肝胆湿热,这些是你自己根据网络症状自行辩证的还是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后得知?

此其一,因为现在真正阴虚体质人很少,大多是症状符合阴虚症状,但是其实是阳虚之极,所造成阴虚的假象,所以你再三思!

其二,欲滋阴,先扶阳,阳不生,阴不长,所以,还是需要艾灸以扶阳!

从大的方面来说,艾灸是百无禁忌的,但是应遵循中医经气流注和四时五气这些问题,比如,寅时3,00--5,00 手太阴肺经气盛,当然这是专业性的问题,作为普通艾灸朋友来说,可不必太在意这些,从艾灸的性质来说,艾灸的确具有双向调控的特性,如高血压灸百会穴可以降压,低血压,灸百会穴以升高血压!

因而阴虚火旺的人亦可艾灸,在临床上很多阴虚火旺的患者艾灸后效果很好,但也有人出现一些所谓上火的症状,,如咽干,失眠等问题,这个我认为与施灸的顺序有一定的关系!

《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 总的来说,我们施灸的时候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如果顺序搞错,则会出现一些经气紊乱的情况,但是这些仍然都是对孔穴正常刺激后的表现!

虚可补,实可泻,突可按,陷可拔,总得来说,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它的治疗是广泛,几乎可以忽略所谓的副作用,治病过程中,身体的自我调节都是正常的!

更多艾灸方法,艾灸经验,艾灸案例反馈,可搜索 郭林古法艾灸 了解更多!2016-11-0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25: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肝郁脾虚:常以逍遥散为基础方,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湿热重:可用龙胆泻肝汤来清利肝胆湿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是常用方剂,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调整。饮食调整 - 避...

  • 此其一,因为现在真正阴虚体质人很少,大多是症状符合阴虚症状,但是其实是阳虚之极,所造成阴虚的假象,所以你再三思!其二,欲滋阴,先扶阳,阳不生,阴不长,所以,还是需要艾灸以扶阳!从大的方面来说,艾灸是百无禁忌的,但是应遵循中医经气流注和四时五气这些问题,比如,寅时3,00--5,00 手太阴...

  • 肝胆湿热主要是身体脾虚或者是肝盛的时候,产生了肝胆湿热的症状。身体会出现胁部疼痛、胀痛、灼痛或者是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的表现。同时伴有目黄、小便黄、身黄(颜色如橘子皮)、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闭塞或者是溏泄、舌红、舌苔黄、脉玄数或者是弦滑、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以湿热...

  • 你好!脾虚湿热,肝胆湿热这种情况,建议您可以服用山药薏米粥,健脾利湿,调理,有时间还是找中医诊脉看看舌苔,辨证调理,中药治疗,可以加减药物,用药也比较准确。平时需要规律生活,戒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 体内湿气主要分为三种情况:脾虚生湿、痰湿阻滞、肝胆湿热。脾虚生湿的症状包括身体疲乏、饮食减少、头昏、身体沉重,可以通过服用参令白术丸来调理。痰湿阻滞则表现为痰多、身体沉重,这时可以考虑服用二陈丸。肝胆湿热的情况,适合使用龙胆泻肝丸,这些药物都能有效缓解症状。除了药物治疗,适量的运动也是改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