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 6穴位缓解身体不适

1 中医经络养生
1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 很多办公族上了一天班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穴位一点通: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2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尴尬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穴位一点通: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3太白--走累了帮脚解乏 很多女性逛了一天街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其实,这个时候刺激脚掌前面的太白穴,效果会更好。刺激这个穴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手按摩,而是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穴位一点通: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4阳池--打电话时也护腕 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穴位一点通: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5内关--改善心脏功能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这样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穴位一点通: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6委中--缓解腰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穴位一点通: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2023-01-04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6: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此,当身体感到“不堪重负”时,承山穴会“挺身而出”,帮助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经常按压承山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还能消除疲劳感。此外,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

  • 通过敲打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例如,小指尖端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经常摩擦按压可有助于心脏健康;拇指尖端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按摩此穴有助于呼吸系统健康;手掌中央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挤压此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肩窝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按压此部位可调节体液循环...

  • 经络不通畅,是中医的说法,在人体的经脉上是由很多穴位组成的,一旦任何一个穴位出现淤堵的情况,都会使身体极度不适。从 养生 角度上说,只有打开经脉,才能使身体保持更强健和舒适,在日常生活中疏通经络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6种。【如果打开身体中的经络】1、采取刮痧的方法 对 养生 有所研究的人都...

  • 4、涌泉穴:安神。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5、关元穴:补肾。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泄。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补元、温肾、祛寒等作用。穴位是中药,经络是人体的大药库,我们要利用...

  • 敲打胃经可以打通整个胃经,促进气血流通。三阴交穴被称为女人的穴位,按揉此穴有助于保养子宫和卵巢,调节月经。按摩足心即涌泉穴,可滋补肾阴、镇静安神,治疗多种病症。中医经络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持之以恒的日常操作,可以让人体各系统得到调理和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