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盛和痰湿困脾在临床症状上有什么区别

你好!脾虚湿盛症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
痰湿证又叫湿痰证。多指脾经虚弱之后,体内水液的吸收与消化未能达到彻底的平衡,使其中的水液停留在体内而衍生的疾病。

其表征很多,只能简单地在此叙之。厌食、便溏、腹胀、舌象胖大或有齿痕、面黄、多叹息、浮肿、肢重、嗜睡、胸闷等。有时单一,有时频见,因痰湿程度、部位、新久等而异也。2020-03-19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0:07: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你好!脾虚湿盛症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痰湿证又叫湿痰证。多指脾经虚弱之后,体内水液的吸收与消化未能达到彻底的平衡,使其中的水液停留在体内而衍生的疾病。其表征很多,只能简单地在此叙之。厌食、便溏、腹胀、舌象胖大或有齿痕、面黄...

  • 倘若脾气虚弱,不能健运水湿,会导致水湿停聚,称为脾虚湿盛,可以出现肢体困倦、乏力、不想吃饭、脘腹部胀满,并且痰多、大便不成形,局部或全身水肿等情况。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 饭后易犯困或因脾虚和痰湿 不少人经常感到吃饭后头昏想睡,民间说这是「 ”饭气攻心”,而西医认为出现这种症状是人吃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部工作,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而产生头昏、想睡的现象。「 ”如果是本来就脑供血不足的人,这种症状会特别明显。” 「 ”对于饭后犯困,中医通常认为是脾气虚的缘故。

  • 脾虚患者吃饭后感觉腹部很胀,肢体没有力气,特别的乏力,一般的脾虚患者体型偏瘦或者偏胖,舌头会胖大,舌苔白,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四肢特别冷,女性白带清晰,脾气虚的人眼袋比较重。女性脾虚患者还会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有的还会出现崩漏的现象,从中医上讲这是脾不统血,长期如此没有得到有效的调理,...

  • 看湿气: 脾主运化,能够运化身体内的水湿。脾胃虚弱的人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生内湿,而脾喜燥恶湿,湿反过来会困脾,加重脾胃的虚弱,形成恶性循环,湿气越来越重,脾胃越来越虚弱。因此,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可表现出这些症状:看舌头: 脾虚的人舌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齿痕是舌头与牙齿...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