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生药材鉴别

草豆蔻生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该药材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大约在1.5至2.7厘米。表面呈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为3瓣,每瓣含有种子数量众多,紧密相连。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度在3至5毫米之间,直径约3毫米,外层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覆盖,种脊有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地坚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呈现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占整个表面积的一半;胚乳为灰白色。气香,味辛,略带微苦。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呈现出类梯形或类方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排列成多列。种皮表皮细胞呈一列,多径向延长,排列整齐,外覆角质层。下皮细胞2列,不含色素。色素层细胞3-5列,内部含有红棕色或淡黄色色素。油细胞间断排列在色素层之间,多径向延长,内部含有油滴。内种皮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度可达39微米,直径约29微米,外壁薄,内壁厚,非木化,细胞腔内部含有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由微小淀粉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细胞内还含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充满糊粉粒。胚细胞含有糊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灰棕色。种皮表皮细胞表面长条一菜,末端渐尖,长度可达400微米,直径在9至31微米之间,非木化。下皮细胞为长角形或类方形,长度在150微米左右,直径在14至31微米之间,1-3列重叠,通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细胞腔内部不含深色物质。色素层细胞呈红棕色,细胞皱缩,含有红棕色色素物,易于破碎成色素块。油细胞散列于色素层细胞间,内部含有黄绿色油状物。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颜色为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为多角形,直径在14至25微米之间,细胞壁厚,非木化,细胞腔内部含有硅质块,直径在8至15微米之间;切面观细胞排列呈栅状,细胞腔位于一端,内部含有硅质块。此外,还有假种皮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理化鉴别:取该品粉末1克,加入甲醇5毫升,置水流水浴中加热振摇5分钟,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时,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查耳酮作为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两种溶液各5微升,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为展开剂。取出晾干,在100摄氏度烘约5分钟,置于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山姜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在与小豆蔻查耳酮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
药物应用鉴别:草豆蔻与草果:性味皆辛,温,归脾,胃经,功效为燥湿温中。草豆蔻具有行气作用,草果行气作用几乎不存在,草果功效为截疟,适用于寒湿偏盛之疟疾。而草豆蔻则不具备此作用。草豆蔻与肉豆蔻:草豆蔻辛热香散,功效与肉蔻相似,但草豆蔻辛热燥湿除寒,性兼具涩,不像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
扩展资料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m。叶片披针形,顶端尾尖渐尖,基部急尖。总状花序直立,密生粗状毛。蒴果圆球形,被毛。种子呈卵圆状多面体,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花期4~6月,果期5~8月。草豆蔻为阴性植物,喜温暖阴湿怕旱,不耐强烈日光直射,耐轻霜,以年平均温度18~22℃、年降雨量1800~2300mm为宜。草豆蔻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腐殖质丰富和质地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合其生长。
2024-09-0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59: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性状鉴别:该药材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大约在1.5至2.7厘米。表面呈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为3瓣,每瓣含有种子数量众多,紧密相连。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度在3至5毫米之间,直径约3毫米,外层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覆盖,种脊有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地坚硬,将种子沿种脊纵...

  • 在鉴别时,首先观察表面颜色:草果多为灰棕或红棕,而草豆蔻则为灰黄或灰褐色。接着看种子团瓣间隔膜的颜色,草果为黄棕色,草豆蔻则多为白色。再看每瓣种子的数量,草果约10个左右,而草豆蔻则更多,常超过20个,甚至可达100多个。最后嗅其气味,草果有特异臭味,草豆蔻则散发香气。通过上述介绍,...

  • 中药材:草豆蔻 草豆蔻的别名有豆蔻、漏蔻、草果、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等。草豆蔻出自《雷公炮炙论》,来源于婪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其生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生于林缘灌木丛边缘的草丛中或山坡高草丛中。原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

  • 1、别名异名草蔻、草豆蔻。(广州部分《常用中草药手册》)。2、药材鉴别蒴果红色、球形,直径约2厘米,内含种子多数,有香辣味。3、药理作用叶的水及酒精提取液对离体蟾蜍之心脏有抑制作鼍.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水提取液作用较强。水提取液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酒精提取液则为抑制,对离体兔...

  • 肉豆蔻,虽不是姜科植物,而是肉豆蔻科植物的干燥种仁。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灰棕色或灰黄色,气味香浓烈,味辛,用于温中补脾,为小儿伤乳、吐逆、泄泻之要药。在用豆蔻家族的药材时,需注意它们各自的功能特点和适用病症,以及具体的用量,切勿私自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