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下焦寒,引火下行,特别适合上热下寒者的一味中药

上热下寒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元而虚阳上浮,简单地说,就是人体内肾阳气不足,导致阴气下行,阴不制阳,虚火藏不住上浮于面,于是开始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生疮长痘的现象,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诸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本草新编》言:

“人身有二火,一君火,一相火。君火藏于心,相火藏于肾。若君火旺,则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则相火上居于心。

君火之衰,非心故,仍肾之故也。肾气交于心,则君火旺,肾气离于心,则君火衰。”

心肾为一体,觉得这个解释再好不过了。肾是灯油,心是灯焰。如果灯油没了,灯焰的光还会明亮吗?如果灯焰很暗,是不是想要“索取”下部的能量,来让自己的光更明亮?这就是“君火旺,则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则相火上居于心”的意思。

下焦热,而上焦自寒,下焦寒,而上焦自热。欲使上焦之热变为清凉,必当使下焦之寒重为温暖。

“下焦寒,而上焦自热”的体质现实生活中特别多,许多人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腰以下却冰凉,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就难受。严重的甚至热饮不敢喝,凉饮也不行。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伤下阳。

男的很可能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女的则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冬天被子里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还真不能肯定,就看舌苔。如果舌尖发红,舌根发白,那基本就是上热下寒了。舌红自然是有热的表现,但舌根处会有明显的白腻苔,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脾)肾有寒,有时舌还会有齿痕。

一味肉桂,大补肾阳,引火下行

在诸多中药里面,有这样一味可以补火助阳的良药,它的味道辛香浓烈,略带一丝余甘,而其药性属于大热之性,因此其有很好的补火助阳之效,这味中药材就是肉桂。

肉桂在生活中还算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因为具有浓郁的辛香之气,所以生活中很多人会将其用作香辛料,在厨房中还是很常用的。肉桂不管是在卤肉卤菜的时候加一点,或者炖肉汤的时候稍微加一点,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去腥提味的效果。然而,肉桂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在中医里面的药用价值了。

因肉桂特殊的热性,而且味道甘辛,药效温热持久,所以古人认为肉桂可以大补命门之火。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肉桂可以大补肾阳,可以起到很好的补火助阳的作用,用肉桂大温其命门,则肾之阴寒自散。

我把肉桂比作补肾药中的君子。药效明显,却又温厚,补得很稳,让人吃得踏实。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正是它的写照。

肉桂补肾阳,能温通全身经脉,祛除寒气,让人全身温暖,却又不易上虚火。

这是因为肉桂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将虚浮上扬的阳气重新引入肾经,并能将其它药材的药性也一并引入肾经。所以,在治疗一些久病体虚、气血不足、阳气虚损等方面的疾病的时候,在方剂中稍加一些肉桂,可以引诸药入肾,更好的发挥药效。

正如《本草求真》所云:“肉桂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盖因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但精亏血少,肝旺火起者,切忌。”

又《汤液本草》云:“肉桂入足少阴肾,太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

看到这种表面上火很旺的人,有多少个敢用肉桂的?事实上要确实是下焦虚寒导致的虚火,用肉桂当奏效。这就是“引火归元”的意思。下焦温,火自归也。

不过,肉桂的药用价值虽然很高,但是其药性过于强烈,一般不宜多用。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1~2g。

当然,具体的用量如果能在专业的中医师辨证之后对症下药则再好不过了。中药里面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法,也正是如此,中医药才能从容地面对复杂多变的诸多疾病。2022-07-2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4:57: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焦不通,火被阻挡,无法温暖下半身,就会形成上热,下寒的一系列症状。上热下寒该如何调理呢?自然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引火下行。临床上,常用甘草泻心汤来调理治疗。甘草泻心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焦升降失司、气机痞塞,症见胃气虚弱...

  • 这个词是指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引火下行主要针对上热下寒的病症。在这种病症中,患者的上半身出现热性症状,如发热、口渴、烦躁等,而下半身则出现寒性症状,如畏寒、腹泻、大便稀溏等。引火下行就是通过运用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将上焦的火气引到下焦,以达到平衡阴阳、治疗病症的目的。

  • 上焦热,下焦寒,源于中焦堵塞了!1杯水疏通三焦,浑身舒服 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就是脾虚,脾虚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如果是女生就会口腔溃疡加痛经尿多拉稀或便秘。上焦火下焦寒从中医角度来讲是心肾不交引起的,心在中医属于阳,肾属于阴,正常的情况下,心里的阳气下行到下焦来中和肾的阴气,...

  • 5. 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适时的活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帮助火气下行。6. 确保充足的睡眠,晚上10点前上床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

  • 这是大多数人习惯选择的办法,主要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热水泡脚的方式引火,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灸后上火说明阴邪即将散尽,此时应该一鼓作气,重灸关元。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体内阴阳的升降有其...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