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胃湿热症有哪些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
(1)鱼腥草菊花汤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浊,祛痰。适合脾胃湿热,有湿热黄疸,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服用。
[处方]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黄连竹茹陈皮汤
[主治]清热泻火,和胃降逆,活血祛瘀,止痛生肌。
[处方]黄连6克,竹茹1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苓10克,甘草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6克,黑蒲黄6克,白及10克,大黄末(冲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三仁汤
[主治]宣畅中焦,化湿清热。
[处方]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淡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2克,法半夏15克。
[用法]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2剂。
2020-01-01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4: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实脾饮是一种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的中药方剂,其组成包括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此方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的患者,症状包括尿少浮肿、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

  • 针对脾胃湿热,中医推荐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原则为理气健脾,化湿清热。具体采用的方剂是温胆汤加减。配方包括:陈皮10克,制半夏15克,茯苓30克,竹茹10克,藿香10克,苍术15克,厚朴12克,菖蒲12克,苡仁2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服用4剂药后,患者上腹胀满痞闷的症状有所缓解,...

  • 3. 夏桑菊颗粒 由夏枯草、野菊花和桑叶组成,这些成分都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夏枯草还能消肿散结、利湿。适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肠胃不适、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病如丘疹性荨麻疹。4. 藿香正气水 含有广藿香、炒白术、白芍、姜厚朴、薏苡仁、半夏、茯苓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功效,适用于夏季去除暑湿之...

  • 针对脾胃湿热的治疗,应当遵循清热不伤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常用的方剂如三仁汤,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加入冬瓜皮和茵陈,以达到祛湿清热的效果,使脾胃恢复正常。如果出现湿热下痢的症状,可以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若伴有黄疸,可以考虑使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辅助治疗...

  • 而当遇到脾胃湿热下注的问题时,中医通常会采用清热化湿、利尿导赤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平胃散(由陈皮、苍术、厚朴、甘草组成)与五苓散(由桂枝、白术、茯苓、泽泻、猪苓组成)相结合,去除桂枝后,加入黄连、白茅根、茵陈、栀子等药材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数剂药物便可见效。平胃散与五苓散...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