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跟脾胃湿热 还有脾胃寒湿 有什么区别

中医 脾胃是相为表里的。胃主燥,脾主湿。所以胃怕燥,脾怕湿。如果脾运化不好,那么湿气滞留也会影响到胃,也会产生湿热的现象。其他经常喝酒也会导致脾胃湿热蕴阻,胆气不舒。
我们常说脾胃虚弱 一般是说脾胃比较寒,所以消化不太好。常见于经常吃冷饮凉食的人,所以现代社会脾胃不好的病越来越多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脾胃寒湿跟刚才说的脾胃虚弱是一样道理,只是 脾胃虚寒就比较严重了。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能量化生之本,脾胃一旦生寒,就容易出现体内湿气,皮肤水肿,四肢怕冷,不思饮食,日渐消瘦等症状。因此年轻人尤其要顾好自己的脾胃,不要吃太多冰凉食物。2017-05-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4:0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 脾胃是相为表里的。胃主燥,脾主湿。所以胃怕燥,脾怕湿。如果脾运化不好,那么湿气滞留也会影响到胃,也会产生湿热的现象。其他经常喝酒也会导致脾胃湿热蕴阻,胆气不舒。我们常说脾胃虚弱 一般是说脾胃比较寒,所以消化不太好。常见于经常吃冷饮凉食的人,所以现代社会脾胃不好的病越来越多 ...

  • 脾胃湿热,亦称为中焦湿热,多由感受湿邪或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肥甘厚味所致。湿热内蕴于脾胃,常见症状包括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等症状,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也是此症的典型表现。与脾胃湿热相反,脾胃虚寒则表现...

  •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主要症状是:纳呆腹胀、脘腹疼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脾胃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形成的。主要表现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粘腻不爽,纳少、恶心、...

  • 脾虚往往夹湿,而湿郁则会化热。但是虚为脾虚,而热多为胃热。此时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需要标本兼治,方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方用干姜,甘草,大枣,人参补气补气健脾,而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综上所述,脾虚、脾虚湿盛、脾胃湿热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治疗用药也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是补气健脾是...

  • 脾胃湿热会引起一些困倦、乏力、重体感、口中异味、舌苔黄腻。同时,消化道也会出现一些症状。脾胃虚寒的症状主要有腹痛,尤其是胃痛,常吐清淡的水,或与未消化的食物混在一起,其他症状有食欲减退、口渴、胃胀、四肢皮肤温凉、自觉怕冷、四肢乏力、脂肪和舌大,边缘有齿痕,舌嫩红,脉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