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的,脾胃虚寒和脾胃寒湿是同一种疾病吗?如果不是,各有什么不同

不是同一种疾病:
从治疗难易来讲:虚寒病轻易治,寒湿相对难治些,
从病状诊断来说:虚寒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像沉细或沉紧;寒湿舌苔中心白厚,舌面水分多,有张口欲滴之状。脉像沉迟或浮滑。《针灸大成》曾有一句话:脉象沉滑,风湿在经络(也可以理解为表),脉像浮滑,风湿在筋骨(也可以理解为里)。
从治疗方法来说,虚寒者,应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可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升阳宜胃汤、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等,寒湿者,应芳香化湿,可用三仁汤随症加减等。
总之,脾胃虚寒和脾胃寒湿不是一种疾病,治疗理念也不一样的。供参考
——星南逸人2019-08-05
脾胃虚寒是虚证,需要补。寒湿是实证需要泄,虚寒是因为阳虚体质导致的,寒湿是因为外感寒气,湿气导致的,不能,这药治疗寒湿的,虚寒需要吃理中丸,阳虚体质,不能食用寒性食物,避免食用就行,不是,你是阳虚体质,体质很难改变,不是一两个月能弄好的,发个舌头图片看看吧,尝试服用理中丸试试吧,像个虚寒。2019-08-05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53: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是同一种疾病:从治疗难易来讲:虚寒病轻易治,寒湿相对难治些,从病状诊断来说:虚寒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像沉细或沉紧;寒湿舌苔中心白厚,舌面水分多,有张口欲滴之状。脉像沉迟或浮滑。《针灸大成》曾有一句话:脉象沉滑,风湿在经络(也可以理解为表),脉像浮滑,风湿在筋骨(也可以理...

  •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湿。如果脾胃虚寒,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有可能导致水湿内停,从而出现湿气重的情况。治疗建议:脾胃虚寒伴有湿气重的患者,治疗上应以温中散寒、健脾祛湿为主。可以选用附子理中丸和参苓白术散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建议多运动,促进循环和代谢,有助于调理脾虚寒湿的情况。...

  • 一、脾胃虚寒湿气重的症状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脾胃虚寒的人往往食欲减退,甚至对食物产生厌恶感。消化不良:容易出现腹胀、胃痛、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腹泻:大便稀溏,甚至水样便,尤其在进食生冷食物后症状加重。恶心呕吐:进食后容易感到恶心,有时会伴随呕吐。体质虚弱乏力: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 1、脾胃虚寒的症状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好吃生冷、劳累过度或久病忧思而伤脾等所致。症状表现为:天气变冷或受凉和食用生冷食物时感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热敷可减轻症状。隐隐胃痛,持续不断,冷时伴有疼痛,热敷或按摩可缓解,空腹时疼痛,补充食物可缓解,但劳累、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还会...

  • 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脾胃虚寒证 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