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虚寒是什么意思。

虚寒体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型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体质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 偏弱。容易生病。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淤血等病症。
由于本类体质者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机能偏弱,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2014-06-18
身体阳气不足,体寒,阳气外放,免疫系统下降2014-06-18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0:28: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或寒邪侵袭导致的寒冷、虚弱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寒冷、畏寒肢冷、乏力等症状。这种状态常见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或生活在寒冷环境的人群中。中医认为,虚寒属于阴证,通常由于机体阳气亏损,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在治疗虚寒症状时,应以温阳散寒、补益气血为主要原则。下面详细解释虚寒...

  • 虚寒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体内环境偏于寒冷的一种状态。虚寒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概念解读:虚寒是一种中医术语,用来描述人体的阳气虚弱,体内寒气过重的状况。在这种状态下,人体会感到寒冷,并且可能伴随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等症状。2. 阳气与虚寒的关系:在中医理论...

  • 中医中的脾胃虚寒主要是由饮食不当、过食生冷食物、过度劳累、长期患病或忧虑伤脾等原因导致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腹部疼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冰冷、手脚不温、大便稀软、可能伴有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排尿不畅、女性白带清稀量多等。舌象表现为舌体淡胖嫩,舌苔白润,脉象...

  • 虚寒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导致体内环境偏于寒冷的一种状态。虚寒的具体解释如下:1. 虚寒的概念 虚寒是一种中医术语,用来描述人体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体征和症状。阳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当人体阳气不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到寒冷,出现一系列虚寒症状。2. 虚寒的表现...

  • 虚寒症 虚寒症是一种中医术语,用来描述人体阳气不足、寒气内侵的病症。下面将对虚寒症进行详细解释。一、虚寒症的概念 虚寒症是指体内阳气虚弱,寒邪内蕴所表现的病症特点。在这种状态下,人体因阳气不足而无法有效温暖身体,导致寒邪侵袭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二、虚寒症的表现 虚寒症的症状多样,常见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