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身体不能虚!中医建议:气虚、阴虚,调理有几个方法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虚是真的虚”。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一代人比爹妈那一辈更虚了?
从早到晚都在打哈欠;从冬到春都在喊着冷;忘性大,走哪儿东西丢到哪儿;动不动溃疡、上火、腰酸、脱发、头晕,睡不好……看到这些,你是不是也很中枪?

一、“哪哪都虚”,真不是在吓唬你
如果你也曾因为“总感觉不舒服,但就是查不出来原因”去看中医,就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怎么年纪轻轻,哪哪都虚……”。这句话,真要把人吓得半死。哪哪都虚,吾是不是要命不久矣?

其实,这些“虚”实际上就是“弱”。 体质虚的人,并不是病了,更像一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比起装了一整杯水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 冬天容易觉得冷,夏天又很怕热,每到换季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变成病号。
想想看,当下的小年轻们,谁没点精神压力、作息不好、饮食不当、不爱运动的问题呢?既然养成了不 健康 的生活习惯,那“虚一点”、“弱一点”也是毫不意外。
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气血阴阳平衡,“体虚”实际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不同的虚症“侵犯”不同脏腑,都有独特的症状表现。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1、 阴虚发热
俗话说,“阴虚则生内热”。津液不足,会导致阴虚不能制火,出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问题。
2、 阳虚怕冷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会导致在秋冬时节,手脚发冷得厉害,面色苍白、浑身无力、精神不振等表现。

3、 气虚无力
气为动力, 气虚的典型症状就是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语声低微等。就像林黛玉,周身倦怠乏力、懒言少语。
4、 血虚发燥
血为营养 ,血虚的典型症状是面色发黄或发白,口唇舌头指甲的颜色淡,常头晕、失眠,女性的月经量少、周期长,甚至闭经,常兼有气虚的症状。
三、压力大,更易“虚”,如何改善“体虚”?
看上去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很容易受到“气虚”、“阴虚”影响 。因为工作压力大,劳神多,更易出现阴津损耗、五心烦热等阴虚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下午三四点钟,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身体出现烦躁、潮热、口干、情绪易波动,来“火”等情况。

同时,因为久坐、不爱动,导致体内“发动机”动力不足,出现“气虚”情况。通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喜静、不爱说话、不想动弹等现象。平时需要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调整:
1、 坚持运动: 在上班的间歇,多抽空出来走走,既可以活动关节,也有助于气血流通。在节假日或下班后,可以选择快走、慢跑等舒缓的有氧运动,释放工作压力的同时,帮助提气补气。
2、 饮食调整: 人参鸡汤补气安神,黄芪鲈鱼补气养血、枸杞菠菜汤滋阴明目、黄精炖牛肉补脾益气……中医里有很多药材可以入膳,常吃滋阴、益气的药膳有好处。注意一次不能吃太多,最好细水长流、坚持吃。
如果无法食补调整,也可以选择配伍好的中成药。比如,古汉 养生 精就主治“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足导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
养好精气神,中医药大学何教授有妙招
↑ 这里是视频 ↑

提醒:四大虚证对应五脏,成因复杂、症状多样。普通患者通常难以自行辨别,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断后对症下药,千万不能在家随意配药、服药。

2022-06-2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2:40: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坚持运动:工作间隙多活动,节假日或下班后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有助于缓解压力,补充气血。2. 饮食调整:通过药膳如人参鸡汤、黄芪鲈鱼等来补气养血,注意适量,持之以恒。如果食补不够,可以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如古汉养生精,它有助于补气、滋肾、益精,适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

  •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请一位名老中医为自己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脉诊舌诊等检查,明确自己的体质状况,然后由老中医提供处方,给予中药调理。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肾亏者补肾,有的放矢,调理2~3个月,一般均能收效。老年人失眠、便秘、肠胃功能欠佳等均较常见,尽量少用安眠药、泻药和肠胃动...

  • 2、 饮食调整: 人参鸡汤补气安神,黄芪鲈鱼补气养血、枸杞菠菜汤滋阴明目、黄精炖牛肉补脾益气……中医里有很多药材可以入膳,常吃滋阴、益气的药膳有好处。注意一次不能吃太多,最好细水长流、坚持吃。如果无法食补调整,也可以选择配伍好的中成药。比如,古汉 养生 精就主治“补气、滋肾、益精”...

  • 调情志惜精神:保持心胸宽广,遇事不慌,少思少悲,精神愉快,有利于身心健康。慎起居,宜劳逸: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动静平衡,勤锻炼益长寿。综上所述,通过遵循这些中医长寿小秘方,并结合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 老中医建议,平时多进行穴位按摩是长寿的秘诀之一。通过按摩穴位,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增强身体机能。例如,使用木梳梳头可以刺激脑部穴位,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平衡能力,预防疾病。此外,脚部和背部等也是重要的按摩穴位,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提升整体健康。饮食调理与寿命的关系 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老中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