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冠心病辨治总则之实证从痰论治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并导致心脏发生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多见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地、暂时性地缺血缺氧所致,其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心肌梗死是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其病情危重,有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中医学的“胸痹”范畴。
冠心病诊治辩证序列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即“本虚标实”。心、脾、肾的功能低下或失调是本虚的基础,气滞、血瘀、痰浊是标实的因子,一般采用益气养阴、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理气解郁、芳香温通、豁痰逐饮等治法。
针对冠心病,根据病因中医又分为几种证型:
(1)心气虚损证
舌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或结代。
主症:隐痛阵作,气短乏力,神疲自汗。
兼症:面色少华,纳差脘胀
(2)心阴不足证
舌脉:苔净质红,脉细数或代促。
主症:隐痛忧思,五心烦热,口干梦多。
兼症:眩晕耳鸣,惊惕潮热。
(3)心阳不振证
舌脉: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尺弱或结代,甚则脉微欲绝
主症:闷痛时作,形寒心惕,面白肢凉。
兼症:精神倦怠,汗多肿胀。
(4)痰浊闭寒证
舌脉:苔黄腻,或白滑,脉滑数。
主症:闷痛痞满,口黏乏味,纳呆脘胀。
兼症:头重身困,恶心呕吐,痰多体胖。
(5)心血瘀阻证
舌脉:舌紫黯,或紫斑,舌下脉络显露,脉涩或结代。
主症:刺痛痛有定处,面晦唇青,怔忡不宁。
兼症:爪甲青紫,发枯肤糙
(6)寒凝气滞证
舌脉:苔薄白腻,脉弦紧或代。
主症:遇寒则痛,彻背掣肩,手足欠温。
兼症:胁胀急躁,畏寒口淡。
辩证时每个单元确立2项主症和1项兼症,加之舌象和脉诊,尤以舌象为准,然后根据临证实际加以组合,见什么病变组合什么证类。如“胸痹心痛、心气虚损、痰浊闭塞证”,“胸痹心痛、心气虚损、心阳不振、心血瘀阻证”;“胸痹心悸、心阴不足、心气虚损、寒凝气滞、心血瘀阻证”等等。证候分类的排列按轻重主次的顺序,有一个算一个。这种组合式的辨证分类法,可以客观反映临床病变,比较符合错综繁杂多变的临床证类,相对做到辨证的准确性,便于实现辨证的实用化
冠心病提倡从痰论治
中医诊治冠心病颇有优势。以往的点均放在“瘀血”、“气虚血瘀”或“寒凝”上,而疏忽于“痰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的过量摄入,以及气候环境的恶化与污染,冠心病的中医证类谱发生重大改变,“瘀血”少了,“痰浊”多了,法随证变,对于冠心病应当提倡从痰论治,而且要分辨虚实。
冠心病实证从痰论治
要抓住“痰浊闭塞”的六个主证:苔腻脉滑,胸闷痞痛,口黏纳呆,头重肢困,形胖痰多,其中尤以苔腻为重,但见苔腻便是,他证不必悉具。
治则:祛痰化瘀。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合温胆汤辅以活血化瘀药。
怯痰四步
第一步:三竹换用(竹茹、天竺黄、竹沥水)
第二步:佐以化湿(茵陈、泽泻)
第三步:佐以散结(海藻、昆布)
第四步:佐以软坚(生龙牡、海蛤壳)
分辨寒热,痰形立法
热痰苔黄痰黏,选加黄连、天竺黄、浙贝。
寒痰苔白痰稀,选加桂枝、姜半夏、白芥子,
狭义之痰重在消导,选加莱菔子、生山楂、生内金。
广义之痰重在透豁,选加石菖蒲、郁金、桔梗、蝉衣。
根据痰性,伍用三法
气虚必生痰浊,伍补气药:仙鹤草、扁豆衣、生芪。
气滞必凝痰浊,伍理气药:柴胡、木香、香附。
痰瘀必见互阻,伍化瘀药:三七粉、苏木、泽兰、地龙。
给痰出路,分利两便
利尿选加石韦、车前草、白花蛇舌草。
润肠选加草决明、白菊花和当归。
临床常用的祛痰中药有18味:竹茹、天竺黄、枳壳、全瓜蒌、薤白、半夏、浙贝、桔梗、海藻、昆布、莱服子、石菖蒲、郁金、苍术、陈皮、云苓、茵陈、泽泻。
化瘀序贯四法:
第一步:行气以化瘀(石菖蒲、郁金、川楝子、元胡)。
第二步:活血以化瘀(川芎、丹参、赤芍)。
第三步:剔络以化瘀(地龙、水蛭、土元)。
第四步:奇药以化瘀(三七粉、鸡血藤泽兰、苏木)。
2022-08-2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58: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冠心病提倡从痰论治 中医诊治冠心病颇有优势。以往的点均放在“瘀血”、“气虚血瘀”或“寒凝”上,而疏忽于“痰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的过量摄入,以及气候环境的恶化与污染,冠心病的中医证类谱发生重大改变,“瘀血”少了,“痰浊”多了,法随证...

  • 2实证(虚实互兼证):无论气血寒热,痰湿水饮之郁滞,皆以通为要。1、痰瘀互结:冠心病从痰瘀论治,已为众多医家所共识。张氏认为此类证必须有痰、有瘀见症,且需明辨瘀血成因,是气滞血瘀,或血涩血瘀,或气虚乏鼓动之力而血瘀,或血虚生化无权而血瘀;痰证需辨水气痰湿,或膏梁厚味,脂积肠...

  • 所以我们辨证的时候会经常说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这是虚证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就是实证,有单纯的血瘀证,还包括痰瘀互阻,还有一部分病人因为长期受寒或者因寒发作,就称之为寒凝心脉。这几种情况就是最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也就是中医胸痹的辨证。

  • 如胸痹它常表现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这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非常相似,严重者会出现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类似于冠心病发展到心肌梗死的状态,所以冠心病可以按照中医的胸痹、胸痛、真心痛来进行辩证施治,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有针对性的补虚泻实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6、冠心病的中医治疗:需临床辨证,对于实证属属寒凝、气滞、痰浊、血瘀者分别采用散寒、理气宽胸、化痰泄浊、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对于虚症属气虚、阴虚、心阳不振者分别采用益气、滋阴、温阳的治疗原则。总之,冠心病的治疗不仅要求改善患者症状,更要降低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以提高...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