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调理偏头痛 偏头痛针灸哪个部位

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头的一边或者两边一跳一跳地疼,有的时候还会影响食欲,甚至想吐。这样就要考虑是不是偏头痛了。那么中医可以怎么调理偏头痛呢?
中医怎么调理偏头痛
1.药物方剂治疗。可以用龙骨20克、石决明15克、珍珠母20克、牛膝20克、天麻6克等药物,配合针灸采用泻法:取百会、风池、侠溪、行间等的办法进行治疗。此方适合肝火旺,肝阳上亢等因素引起的偏头痛。
对于血虚肾虚头痛,伴有耳鸣等情况的话,可以用:人参6克、山药20克、当归15克、女贞子15克、山萸肉、黄精15克等。配合针灸,采用补法穴位:百会、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2.中医推拿、穴位按摩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等物理疗法和穴位按摩疗法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病的时候可以用右手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缓解偏头痛。
还可以按摩合谷穴,在按揉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
按压需要有一定的强度,以穴位下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为宜。
还可以推拿太阳穴部位:双拇指分别用力按住太阳穴,用力推到耳尖为止,推10次;反复推拿有助于缓解偏头痛。
3.艾灸疗法艾灸的时候上肢可选择外关穴,下肢可选择阳陵泉;以雀啄法施灸,灸到皮肤微微发红或神经传感症状消失为佳。
偏头痛针灸哪个部位
想要快速缓解这种症状,针灸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以局部选穴与远端选穴相结合。
首先在头枕部找激惹点,就是按下去酸痛很厉害的地方,针刺1寸。另外头部要选头维穴、神庭穴、太阳穴、阳白穴、风池穴、安眠穴,加强局部疗效。
偏头痛从经络上属于少阳经病。所以少阳经上的合谷、悬钟、风池穴要针。
偏头痛从中医上说是瘀阻脑络,不同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合谷和少冲属于四关、理气要穴,行气通络止痛。故这两个穴位也要选。
偏头痛的患者体质也不相同,临床上还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穴位的加减。比如血瘀的患者加血海、阳虚的患者加命门,痰湿的患者加丰隆。
偏头痛是什么
偏头痛是属于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头痛多为偏侧,一般在受凉、精神紧张、饥饿、劳累,生气、月经来潮前的时候容易患病,一般发作一次会持续4~48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偏头痛的患者常常感觉一侧头部出现血管搏动性疼痛,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约有60%的患者有家族史,以女性中青年患者居多。发病原因与颅内血管收缩、原发性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偏头痛平时注意不要接触刺激性的气味比如油烟气味,香水气味。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阳光、镁光灯、电视银幕等,注意睡眠充足少熬夜。避免吸烟喝酒。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避免生气,平时学习放松自己,看淡周围事物。
2024-04-19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55: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以尝试针灸治疗。针灸疗法通常会选取远端穴位,如太冲透涌泉、列缺和河谷等穴位,这些穴位对缓解偏头痛有显著效果。此外,局部穴位如丝竹空透率谷以及风池等也被广泛使用。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穴位,如印堂,以缓解情绪和紧张引发的偏头痛。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具体方法包括...

  • 偏头痛一般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针灸,百会,太阳,四神聪,印堂,率谷,风池等穴位,同时也可配合手上的合谷、列缺、阳陵泉等穴位。通过对局部穴位的刺激,能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还能起到比较好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对于患者偏头痛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作用。偏头痛大多是由于受风、遗传或者长期...

  • 针灸治疗,一般选择在疼痛部位进行针刺,并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进行辨证论治,选择远端配穴。一般的偏头疼经过2-3次的治疗,即可取得临床满意的疗效,而且没有毒副作用,不会有依赖性和成瘾性。

  • 丝竹空穴位于耳屏前,当屏间切迹凹陷处,有助于缓解头部紧张和头痛。率谷穴位于头侧,发际正中直上1寸,可以用于治疗偏头痛和头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对于缓解颈部和头部疼痛有显著效果。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能够减轻眼部周围的不适和头痛...

  •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的一种,疼痛时部位比较固定,主要是少阳经循行的部位的疼痛,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的穴位如选太阳、率谷、可以选用风池、外关、太冲,这些穴位都是常用的方法。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可以选用梅花针、磁圆梅针循经叩刺,也同时选用推拿,推拿穴位主要以少阳经循经推拿为主。偏头痛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