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教你学会看孩子舌苔

在7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小鹿为大家普及了舌诊的一些基础知识,收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支持。也有很多人在私下联系到小鹿,开始学习舌诊。
我们都知道,舌诊在中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同的状况,代表身体不同部位发生的病症不同。
那么,昨天有一位家长朋友联系我,说看到我的文章之后很受启发,让我帮孩子也看一下。照片发来后,我发现孩子的身体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舌诊,我们可以比较直接了解孩子的大致 健康 状况,对于疾病发展,心里会有数,很多时候恐慌,是因为我们未知,因为恐慌,我们会做出很多错误的护理和用药。
“舌为心之外候”。这个“候”字,就是征象、迹象的意思。而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是各种生命活动的主宰,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其“外候”的舌,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的状况。
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 察舌辩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苔由胃气蒸发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反映脾胃的运化功能,舌体赖气血充养,而气血由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因此,在病理状态下,舌象最能为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若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则显枯白无华。
红舌正好和淡白舌相反,是比淡红色要深,甚至呈鲜红色的,称为红舌。
中医讲“五部配五脏”,而舌对应心。心火上炎或心经积热会导致舌尖发红甚至溃疡、生疮。心火旺的人一般还伴有睡眠不安、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苔黄等。
如果再结合舌体表面的舌苔,我们就能分辨这种热证是虚热还是实热。红舌兼有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红舌兼少苔无苔,或舌苔上有裂纹的,往往属虚热证。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的为“厚苔”。 由胃气熏蒸所生之苔,必薄而均匀,或中根部稍厚,此为平人;由病邪秽垢之气上溢所生之苔垢,多是厚苔,故苔之厚薄,可测正邪盛衰及病变的深浅轻重。中医认为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薄苔属正常,或为表证、虚证。
而当疾病导致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减弱,饮食不能正常消化,在体内异常积聚而形成各种秽浊物质,这些秽浊物质向上熏蒸于舌面,就会导致舌苔的增厚。
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和舌根三部分,并将这三个部分分别和人体的三焦相对应,即舌尖和上焦对应,舌中和中焦对应,舌根和下焦对应,不同部位出现异常舌苔,也就反映了疾病所在的不同部位。

比如说舌中出现腻苔,就表明水湿停留在中焦(如脾胃),如果舌根出现腻苔,则表明水湿停留在下焦(如膀胱、肾),等等。
好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孩子们典型的舌头(划重点):
2022-07-25
mcxzy 阅读 6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1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和舌根三部分,并将这三个部分分别和人体的三焦相对应,即舌尖和上焦对应,舌中和中焦对应,舌根和下焦对应,不同部位出现异常舌苔,也就反映了疾病所在的不同部位。比如说舌中出现腻苔,就表明水湿停留在中焦(如脾胃),如果舌根出现腻苔,则表明水湿停留在下焦(如膀胱、肾),等等。

  • 舌苔的厚薄可以通过是否能看到舌体来判断。透过舌苔隐约看到舌体的为薄苔,无法看到舌体的为厚苔。薄苔通常属于正常,或表示表证、虚证。厚苔则可能是胃气夹杂湿浊邪气熏蒸所致,可能表明邪气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将舌分为舌尖、舌中和舌根三部分,并与人体的上、中、下三焦相对应,可以帮助我们理...

  • (图一)脾虚湿盛、肝气不舒:舌中凹陷,舌体胖大。常见表现:口干口苦、失眠、动则汗出、偶尔胸闷。1、舌尖凸起,上焦气机不降,会有头昏沉胸闷的感觉。2、舌中凹陷,舌体胖大,脾虚湿盛。多数伴随饭后容易腹满,动则汗出也是因为脾气不足所导。3、肝胆两侧有粘液线,肝气不舒,焦虑,多梦失眠,...

  • (图五) 虚实寒热错杂舌象 舌两侧半透明,舌苔微黄偏厚,舌右侧胖大。常见表现包括月经量少、记忆力减退、容易上火、打嗝呃逆等症状。1、舌两侧半透明,提示肝血不足,女性多见月经量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与神智相关功能减弱,是虚症。2、苔微黄偏厚,舌中凹陷,提示热为浮热,寒热错杂。这类人可...

  • 这个右边的舌头上,如果图片放大看,会发现舌上有明显的红点点,这就是瘀斑,瘀点,而且这个舌头有明显的气虚,舌体偏大,就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个大胖子,摊着,趴在嘴里 血是要靠气来推动的,当气不足,无法推动血液行走,慢慢就会形成瘀血 阴虚的孩子,需要滋阴 阳虚的孩子,需要养阳 积食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