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为什么要观察舌头?

到中医科看病,医生常会说“把舌头伸出来看看”,这是为 什么呢?原来舌最能够客观地反映机体内部的情况。一旦身体 发生疾病,舌往往会出现变化,医生就可以根据舌头上的“蛛 丝马迹”来诊断疾病了。所以,舌诊和脉诊一样是中医诊断疾 病、用药的重要依据。
那么怎样来看舌呢?医生主要观察舌苔和舌质。舌苔是覆盖在舌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物质,正常人的舌苔较薄,而且是白 色的,称为薄白苔,舌质指的是舌的颜色,正常人一般为淡红 色。
生病的时候,首先可见到舌苔的变化,进一步才发生舌质 的变化如果舌苔由薄变厚,由白色变为黄色、焦黄甚至黑色, 说明疾病由轻变重,同样的,当舌质由淡红变为红、绛红甚至 紫色或出现青紫斑,就说明疾病加重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 由于血管硬化,组织老化,舌质也可能会出现青紫,这应该与 有疾病时相区别。另外在患病过程中出现舌苔剥脱,舌表面很 光滑,像镜子一样,表示病情非常严重。
根据舌表面异常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 断。舌尖常能反映心和肺的异常,舌中常反映脾、胃的异常,舌 的两边常能反映肝胆异常,而舌根则常反映肾的异常。
2017-11-22
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脏腑病变的寒热虚实,可以测知病情的深浅轻重。
舌苔色泽变化和疾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看舌头,主要是分别观察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观察舌苔,一是要看苔质的厚、薄、干、滑、腻、粘,气是观察苔色的黄、白、黑、灰等不同的变化。然后根据苔质、苔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病邪在表还是在里,疾病属寒还是属热。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苔,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细微的一丝一丝象毫毛样的结构,就如一层刚刚出土的嫩草。舌苔每时每刻都在生长,但因吃东西等,舌苔又会不断地自动脱落。因此,舌苔总是保持着正常的厚度和结构。又因为口腔里有适量的唾液,所以舌苔表面是润泽的。这些都是健康人的舌苔的表现。如果舌苔生长得多,脱落得少,舌苔变得厚起来,就是病态了。
2017-11-22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28: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舌头作为口腔内的器官,易于观察。中医通过观察舌苔和舌质的变化来判断疾病。舌苔的变化能反映病邪在表还是在里,疾病属寒还是属热。正常舌苔为薄白苔,表面润泽。若舌苔厚腻,表示痰湿或消化不良。地图舌和光滑舌则分别代表伤阴和阳虚水肿。舌质的变化同样重要。舌质变红或变白,表示血热或血虚。紫斑舌和...

  • 通过观察舌头,中医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状态、寒热虚实等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舌诊”的记载。医生通过观察舌头,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患者内部疾病的信息。舌头的颜色、质地、舌苔等都能反映患者的寒热虚实。例如舌质红润,舌苔薄白,可能...

  • 在中医诊疗中,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舌头来获取关键健康信息。舌头被视为体内健康的“晴雨表”,它能反映出患者的体质状态、寒热虚实以及心肺、脾肾等器官的功能状况。《黄帝内经》等古代典籍就已记录了舌诊的理论基础。医生通过舌头的颜色、质地、舌苔,如红润、淡白、绛红或薄黄,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体质正...

  • 整体而言,舌诊可以观察出身体当中一些潜在的疾病,有一些疾病看起来是表面的一些特征,但是实际上身体当中也出现了病变,单一的诊断并不可取,中医讲究的是 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看起来比较的简单,但是里边却离不开医生的经验,毕竟一些疾病,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症状 ...

  • 中医诊断中,望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在观察舌头方面,更是被中医视为洞悉体内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细致观察舌头的不同部位,中医能够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首先,观察舌质,判断其颜色偏向红色还是紫色,是淡色还是暗色。接着,观察舌苔,是黄苔还是白腻苔。此外,还需检查舌体是否有裂纹、齿痕,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