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中医切诊口诀

提起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中医切诊口诀,另外,还有人想问中医入门必背口诀是什么?,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医必背的歌诀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医切诊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
1、中医切诊口诀 麻烦采纳,谢谢!

2、中医入门必背口诀是什么? 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如何熟背12经络。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400味**思维导图。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中医汤头歌诀顺口溜。
把脉的意义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面诊十二句口诀。
中医必背的歌诀有哪些?
3、中医必背的歌诀有哪些? 1、服药禁忌歌
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2、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此为纲。
3、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全。
4、**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相畏性被制限;
相反增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高人看相顺口溜。
6、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见,狼最怕密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3天可以全部背完**的记忆法。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100个绝医秘方。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莫相依。朗朗上口的中草药歌。
2022-11-11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25: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把脉入门必背口诀。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盛,久病见之病主殃。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

  • 3.寸口诊法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 (1)源自:始见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脉经》。 (2)理论依据:独取寸口的依据有以下两点。 ①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的气血又均会合于肺,故脏腑的病变均可反应于寸口。 ②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

  • 在寸口诊法中,左寸脉候心,右寸脉候肺,左关脉候肝胆,右关脉候脾胃,左尺脉候肾与小腹,右尺脉候肾与大腹。脉诊方法要求诊脉时内外环境需保持安静,病人需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力度变化需有举、按、寻,举为...

  • 中医诊断学中的面诊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形体及动态等,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如面部的颜色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体内的气血状况,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面色红润则表示气血旺盛。再如,患者的神态表现,如精神萎靡、反应迟...

  • 迟脉:脉来迟慢,一呼一吸之间只有2、3次(正常脉4、5次。古人都用自己的呼吸来估计脉搏的速度,就诊以前,医生必须先自己安心定神,调整呼吸次数到均匀后,才能就诊)。见此脉大多属寒。数脉:脉来快速,一呼一吸之间有6、7次。这种脉属热。以上四种脉象,浮沉是表现了脉的部位,从而反映了疾病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