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腹胀、消化不良?女中医:按这穴位当天改善

【编辑部/综合】中医师易磊分析,胃与脾都是化生气血的地方,想要治疗疾病,或是保健养生、长寿康泰,除了脾经还要顾好胃经。胃经分布范围广泛,起于鼻翼两侧,除了上行至鼻根、眼内角,向下进入躯干,经过胃,再往下进入大腿,从大腿外侧与前方中间的交界处继续下行,止于足背。 可自大腿开始依外侧与前侧的中间位置依序向下方拍打,疏通胃经,而鼻翼两侧的起始点正是迎香穴,两根手指就能随时按压,方便有效。 胃经重点2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很好找,采仰卧姿势,肚脐旁边三横指宽的距离即是,按压时会有酸胀感。也是胃经要穴之一,汇集其他各穴传来的气,因此气血经饱满,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功效,对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中医师吴茱萸分析,足三里是胃经最主要的大补穴之一,主要功效是调理肠胃,如果经常腹胀、肠鸣、不消化,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呕吐,在每天早上七到九时按压两侧足三里各十五分钟,当天就能改善症状。要取足三里的位置,先站立弯腰,用同侧的手虎口围住膝盖骨的外侧边缘,此时四指朝下,中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
2022-10-1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0:3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临床实践表明,嗜食肥腻、辛辣、甘甜之品,或饮食不规律,或嗜酒等原因引起的胃肠动力不足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上多表现为胃胀不舒或胀痛不适,食少,伴身重困倦,或有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多胖大,苔白等“湿困脾”症状。 另外,湿热中阻脾胃也是引起消化不良的重要病因,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其脾胃易...

  • 第三个就是麦芽,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及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麦芽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尤其能消化米面食积。在临床上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可与山楂、六曲等配伍;如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宜与白术、党参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至于消化不良症情较轻者,可单用本品煎服;或炒焦,研细末,用...

  •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

  • 脾胃虚弱是中医中的一个名词,主要表现为经常会出现腹胀、排气多,平常食欲不好,不思饮食、大便稀溏不成形,或有未消化的食物。那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1、要注意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吃饭要规律,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食用山药、小米、薏米等这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2、要保持...

  • 若是夜间进食,或吃太多产气食物或是本身有肠胃道疾病、慢性鼻炎病史的患者,会更加重腹胀气的严重程度! 怎么才能够消除胀气,拥有平坦的腹部呢? 根本之法,还是要从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饮食开始唷~ 我们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医经络循行, 早上5点~7点 宜起床喝一杯温水,此时气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