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中草药也须注意

  补药也姓“药”,也是用来治病的一种药,但补药只适应于需要“补”的病人。
  药,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武器。但另一方面,药物对人体也有不同的副作用。正如民间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也会发生毒副作用。如云南白药、当归针剂、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丸等,均可引起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主要症状有上消化道出血、溶血、尿血和药疹等。尤其是服用中成药和注射剂,不像汤药能辨症施治,更须注意。

  还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补药神得很,进入身体内后能自动调节,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补药也姓“药”,也是用来治病的一种药,绝不是白开水,可以随意多喝,补药只适应于需要“补”的病人。
  就拿维生素来说,它属于营养药,很多人认为这种药多吃对身体有益无害。其实这种看法是欠妥的。
  维生素C毒性甚小,但长期过量服用也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严重者,可引起尿道结石。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还能导致静脉血栓。
  此外,超量服用维生素A会导致毛发脱落、食欲减退、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所以即便是营养药,也忌滥用。
养生小提示:   中医认为,若用中药养生,就要注意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苦辛酸咸之味,而人的体质又有阴虚阳虚之异,病情又有热症寒症之分,四时又有炎夏寒冬之别。
  所以,要能正确地应用药物养生,就应当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辨症选药,有的放矢。如阴虚火旺体质者,就该选用滋阴生津之药;阳虚怕冷体质者,则要选用温补阳气之物;春夏燥热,选用清补之味;秋冬寒凉,常用温补之品。如此合理药养,必能收到预期效果。
2022-10-0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38: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总结而言,“是药三分毒”警示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药物,合理用药,避免因药物滥用带来的健康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 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时,无论是中草药还是西药,都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某些中药的超量服用更是可能导致中毒性肝炎,如服用何首乌、川楝子等,患者会出现黄疸、肝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而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则会干扰胆红素的代谢途径,引发黄疸。此外,某些中草药如土荆芥、石菖蒲等含有黄樟醚等化合物,长期接触可能诱发肝癌。从治疗的原发病种来看,治疗骨...

  • 有毒性的中草药使用时需谨慎,即便是常用的中草药,也应注意剂量。例如,甘草虽性平和,能调和诸药、健胃,但若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黄药子用量过大,可损害肝脏;木通过量,可损伤肾脏;龙胆草、大黄和生石膏用量过大或长期滥用,可能导致消化道不适。有人误认为补药无害,多多益善,...

  • 在中药使用上,一定要注意避开一些误区,避免因为踏入误区而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误区一:中医药就是养生的 不少人认为中药天然无副作用,在日常会当成养生保健品经常食用。这个想法非常错误!“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中药上也同样适用,食用中药更多时候是为了治病而不是养生,在食用前需要专业医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