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不打针不吃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中医解难题

不打针不吃药
治疗
儿童感冒、肺炎、哮喘、疱疹性咽峡咽
手足口病、腹泻、厌食、便秘等三十余种疾病
???
是的
中医就是这么赞!
抗生素的滥用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儿的生命 健康 安全带来风险。而中药贴敷、推拿、药浴、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孩子的痛苦,而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更加安全。
【中医+妇幼保健】之儿科门急诊中药贴敷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自6月1日开始中医贴敷业务以来,治疗患者一万余人。贴敷处每天都挤满了中药穴位贴敷的小患者,渐渐形成了“家长接受、儿童享受”的趋势。
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葫芦岛妇幼保健院、遵化卫生院、迁西妇幼保健院等十多家医院先后来我院参观学习。
此处为儿科医生鼓掌
病例1:
1岁的 宝宝 发热、流涕,孩子喂药困难、家长心疼扎针,带 宝宝 来贴敷治疗后当晚退热,连续三天贴敷,复诊时医生告知已痊愈,年轻的妈妈感觉中医贴敷非常有效,不痛苦,易于接受。
病例2:
3岁的 宝宝 便秘,通过贴敷调理治疗后恢复正常,家长非常满意。
呼吸道疾病 是儿科常见病,小儿感冒发热,按中医经络理论,选择最佳穴位及时间进行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作用而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达到去病防病的目的。另外,由于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对过高体温反应能力有限,体温过高时易发生惊厥,此时中药外敷涌泉穴等可以很好的退热和预防惊厥。
小儿腹泻 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脾胃虚弱、喂养失调、受惊着凉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从而造成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每日十余次或数十次,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严重可引起脱水。既往治疗就是输液,时间长、病程长,家长急,中医通过辨证有针对性地选择穴位将纯中药敷贴,可以健脾湿胃、祛湿止泻,效果显著。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以上为推广内容
2022-07-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6:03: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2岁宝宝生病不吃药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儿童制剂: 尽量给孩子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制剂,这些制剂通常呈粉末状或糖浆样,口味偏甜,且服用方便,孩子更容易接受。2. 讲道理: 两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可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药物能够帮助他恢复健康,而且如果能够按时吃...

  • 一、告诉孩子吃药的原因,也可以从饮食这方面给孩子进行调整孩子不喜欢吃药其实非常的正常,很多家长都在告诉自己的孩子,那个药一点都不苦,我打针一点都不疼,但是等到孩子吃药吃药之后,就会发现家长是骗他的,从而对药就有一种抗拒的心理,所以家长也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到吃药的原因,如果说孩子不吃药...

  • 医学上治病过程的提倡一般先吃药,不行再打针,再不行输液,孩子不是很严重,尽量不要先输液。 建议:您好,孩子的情况是感冒合并细菌感染,需要积极综合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建议带孩子到医院输液治疗,最好输液两组,一组静脉点滴头孢呋辛钠,一组静脉点滴喜炎平,当体温达到或超过38.5时,用白酒或酒精在孩子的腋窝处擦...

  • 1、尽量给孩子选择儿童制剂,一般儿童制剂呈粉末状或者糖浆样,口味比较甜,而且吃起来也相对方便,孩子接受起来也会容易一些;2、两岁的孩子已经很懂道理了,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这个药物能够帮助疾病恢复,而且如果能够吃药,就可以避免打针或者静脉的输液,让孩子来做选择;3、根据不同药物的性状和性...

  • 首先,家长要记住,不要强迫孩子吃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把药喷到喉咙里,可能会喷到气管里,造成窒息。药的味道不一样。当你要求医生开药时,要选择味道较好的药。如果你必须服用难吃的抗生素,你也可以用注射剂代替。大多数的非处方药都可以配制。喂养技巧,父母必须学会。用注射器或滴管来喂药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