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是一项重要的中医诊断技术,最佳时间应在清晨,此时《素问·脉要精微论》建议"平旦诊法,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气血调匀,利于病脉鉴别。"清晨人体不受饮食、活动影响,内外环境相对宁静,利于医生准确判断。然而,诊脉并非仅限于清晨,汪机主张"病时随时可诊,不必拘泥于平旦",强调诊脉环境的安静与适宜。诊前需让病人休息,气血平静,诊室保持安静,排除外界干扰和情绪波动,以利于医生把握脉象。
诊脉时,病人应坐或正卧,手臂放平,与心脏水平,腕关节背垫布枕,以利于医生切脉。 不当会影响气血运行和脉象。医生采取侧向坐姿,左手诊右脉,右手诊左脉,下指遵循特定顺序,中指关脉、食指寸脉、无名指尺脉,呈弓形按触,指腹感知更为灵敏。布指疏密需根据病人体型调整,高大者布指稀疏,矮小者则密。在确定部位后,同时用三指按压,称为总按;若需重点研究某一部脉象,可单指按压,如寸脉用中指、无名指,关脉用食指、无名指,尺脉用食指、中指。
对于小儿,由于寸口部短,可采用"一指定关法",避免因哭闹不合作而影响脉象。诊脉时,医生运用轻重、挪移的手法,即举、按、寻,以探索脉象变化。举指轻触皮肤,按指深入筋骨,寻指则适中。滑伯仁的《诊家枢要》详细阐述了举、按、寻的要领和脉象对应关系。此外,当三部脉象出现差异时,需要逐部查找原因,通过内外推移寻找脉象的真实所在。
诊脉时,医生应保持自然均匀的呼吸,以一呼一吸计数脉搏,注意脉象的迟数变化。同时,诊脉时需心静神专,虚心观察,全神贯注,遵循"虚静为保"的原则。每次诊脉,应确保按压时间充足,每侧至少五十次,以便深入观察脉象,必要时可延长,但不超过3至5分钟,避免草率下结论。
扩展资料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 ,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2024-06-05
诊脉时,病人应坐或正卧,手臂放平,与心脏水平,腕关节背垫布枕,以利于医生切脉。 不当会影响气血运行和脉象。医生采取侧向坐姿,左手诊右脉,右手诊左脉,下指遵循特定顺序,中指关脉、食指寸脉、无名指尺脉,呈弓形按触,指腹感知更为灵敏。布指疏密需根据病人体型调整,高大者布指稀疏,矮小者则密。在确定部位后,同时用三指按压,称为总按;若需重点研究某一部脉象,可单指按压,如寸脉用中指、无名指,关脉用食指、无名指,尺脉用食指、中指。
对于小儿,由于寸口部短,可采用"一指定关法",避免因哭闹不合作而影响脉象。诊脉时,医生运用轻重、挪移的手法,即举、按、寻,以探索脉象变化。举指轻触皮肤,按指深入筋骨,寻指则适中。滑伯仁的《诊家枢要》详细阐述了举、按、寻的要领和脉象对应关系。此外,当三部脉象出现差异时,需要逐部查找原因,通过内外推移寻找脉象的真实所在。
诊脉时,医生应保持自然均匀的呼吸,以一呼一吸计数脉搏,注意脉象的迟数变化。同时,诊脉时需心静神专,虚心观察,全神贯注,遵循"虚静为保"的原则。每次诊脉,应确保按压时间充足,每侧至少五十次,以便深入观察脉象,必要时可延长,但不超过3至5分钟,避免草率下结论。
扩展资料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 ,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