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从初学到提高商品描述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这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脉诊理论与实践的实用教材,共分为三个章节。首章聚焦于脉学理论,重新审视了脉诊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寸口分候脏腑的方法,并引入了民间流传的古脉诊法,如遍诊脉法和气口九道脉法,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第二章详细阐述了脉诊的临床应用技巧,包括指力脉诊方法的使用和症脉同辨的临床实践。通过实例讲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诊断技术的实际操作。

第三章是全书的核心,深入剖析了脉象的29种分类,如脉位、脉体、脉力等,详细解读脉象辨析的要领,并结合古今医家的脉案和部分个人临床案例,展示了症脉同辨在实际诊疗中的应用。每种脉象后,都设有辨识、体悟、脉理和主病分析,以及案例研究,帮助读者深化理解。

作者徐培平,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博士,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他自1994年起在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曾任职于上饶市中医院,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造并留校。徐培平在中医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尤其在营卫理论和经方运用方面有独到见解。他致力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发表多篇专业论文,目前的研究重点包括病毒性疾病和癌症的中医药防治。

总的来说,《脉诊:从初学到提高》是一本既理论深厚又实用性强的脉诊学习指南,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中医从业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24-05-26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2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9.培养良好的脉诊习惯 脉诊时,手指不要在皮肤上动来动去,在一处静置后感受脉象。笔者个人的经验,不一定是手指寻找脉象,而是内心沉静之后,脉象会在指腹浮现,心思越静,脉象越多越清晰,然后入心并用语言转译沟通。每次脉诊之后,洗手。20.疾病脉象和心理脉象的区分与结合 初期进阶比较难以区分疾病脉...

  •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脉诊仪的出现,为学习脉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它通过电子技术模拟真实的脉象,使得学习者能够在没有实际病人的情况下进行练习,这对于提高诊断技能非常有帮助。

  •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正常脉象)。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我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

  • 自己看的几本书感觉不错,推荐你看看。第一本,李辛的《经典中医启蒙》,通俗易懂,重点是看了会有一个初步的中医世界观。第二本,樊正伦的《一本书说透中医养生》,生活处处非养生,养生处处有中医,自学中医从生活中感悟实践最佳。想要自学中医,应该先从哪本书入门?第三本,刘力红的《思考中医》...

  • 可以先看《中医学基础》(大专版),由浅入深,再结合《本草纲目》。基本上一般的常见小病就没问题了,养生绝对能拿下。如果很着迷养生的话,还可以看《黄帝内经》(有白话文译文的),这样你就可以更精进。以后逐步看深一点的版本。《中医学基础》很重要。(痛风请关注高原彝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