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

手三里穴,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
功能作用:
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强,故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患;由于此穴通泻的作用强,具有清泻阳明经郁热、化痰散结的作用,可治疗面颊肿痛、齿痛失音、瘰疬等;此穴通过调理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可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肠腑气机紊乱之疾患。
主治疾病:
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2.消化系统疾病;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
3.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口腔炎;
4.其它: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
穴位配伍:
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
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
妊娠水肿: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
保健养生:
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
手三里是强壮穴,平时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
2022-08-17
mcxzy 阅读 124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2: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三里穴,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功能作用: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

  • 解剖定位: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功效机制: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气较深,针刺此穴针感很强;其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强,故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患;由于此穴通泻的作用强,具有...

  • 手三里穴一般是指前臂背面桡侧部位的穴位,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效果,改善跌打损伤引起的肌肉肿胀、疼痛等症状,还需要多加以重视,加强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手三里穴部位,可以对体内的脏腑起到调理效果,增加器官性能,并且还可以加快肠道蠕动,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起到润肠通便效果。同...

  • 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作用。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此穴为手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且脉...

  • 手三里位于前臂,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方法是先找到阳溪穴与曲池穴,然后从曲池穴向阳溪穴方向量取2寸,所得到的穴位即为手三里。2. 手三里的作用机制 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具有以下作用:1) 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尤其适用于治疗手阳明经相关疾病。2) 清泻阳明经的郁热,化痰散结。3)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