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干地黄丸

熟干地黄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熟干地黄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熟干地黄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 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 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 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仁外,捣细罗为末,入杏仁别捣,再罗匀,炼蜜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伤折,忽因风气不和,于旧伤处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处方】车前子 熟干地黄 葵子 鹿茸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小便出血,时复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七
【别名】滋阴地黄丸(《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人参6克 炙甘草 天门冬(汤洗,去心)地骨皮、五味子 枳壳(炒)黄连各9克 当归身(酒洗,焙干)黄芩各15克 生地黄(酒洗)23克 柴胡24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治血弱阴虚,心火上攻,瞳子散大,视物则花,偏头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茶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熟干地黄丸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2024-05-2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4:3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熟干地黄:2两桂心: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处理后去皮,炙干):1两丹参:1两泽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钟乳粉:1两白茯苓:2两这款方剂的来源出自古代医书《圣惠》卷四十六,专门针对特定的病症进行治疗。【方剂主治】熟干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气嗽不止的情况,特...

  •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 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 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 升麻23...

  • 熟干地黄丸的用法与剂量如下:每服用一次,需要取30丸,确保这些药丸是以温水进行吞服。这样的剂量需要每日服用三次,以保持药效的稳定。这种丸剂的制作源自古代经典著作,如1133年的《鸡峰普济方》和1251年前的《兰室秘藏》,作者分别是张锐和李杲。制作上,地黄丸的配方包括车前子、熟干地黄、葵子以及...

  •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磁石(煅,醋淬)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石南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泽泻3分,黄耆(锉)3分,鹿茸(去毛,酥炙)2两,五味子3分,石斛(去...

  • 熟干地黄丸 13.2 组成 熟干地黄1两,蛇床子半两,薯蓣半两,牡蛎粉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远志半两(去心),桂心半两,枸杞子3分,鹿药半两,五味子半两,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车前子3分,覆盆子3分,磁石1两(烧通赤,醋淬7遍,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