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怎么来的 寒湿气往往通过5大穴位进入体内

1 寒湿气往往通过5大穴位进入体内
①肩颈部的“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②前胸的"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腰部的“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⑤脚底的“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

当体内"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 然后就会发生於堵,"淤"的时间长了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於堵时间长了,会怎样?会长瘤,长"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症,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所以,避免寒湿、排寒祛湿非常重要,请在日常生活中护住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
泡脚 最简单的补血法——晚上泡脚,
泡脚之后别忘了按揉涌泉穴。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 夏天泡脚,祛湿除热; 秋天泡脚,清肠润肺; 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2022-12-22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26: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泡脚:泡脚养生不分时节,双脚是人体很多重要经络的起源,泡脚通过促进经络自我调节,可以维持人体平衡,对去湿气有一定的作用。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等。5. 避免潮湿的环境: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

  • 4. 经常熬夜:熬夜会影响脾胃的休息,导致身体容易产生湿气。5. 喜欢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导致身体水分聚集,舌苔厚重,味觉下降,从而增加对重口味食物的渴望。6. 环境因素:潮湿的环境、雨中工作或衣物湿透不及时更换等都可能导致身体湿气重。7. 喜欢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对脾胃造成伤...

  • 其实夏天是最容易积湿积寒的季节,一方面是外部的高温,导致大家贪凉,空调吹多了,冷饮吃多了,外部高温导致到寒凉的敏感性降低,毛孔扩张,湿气更容易 进入,长此以往,寒湿就形成了。出汗,一来通过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排汗,还能帮助消耗一部分多余的”营养物质“,二来可通过泡脚,喝姜茶等方式,让...

  • 夏季由于人体的毛孔都是张开的,过低的温度会制造一些寒气,寒气进入体内形成寒湿,堆积在体内,积少成多。4.三餐过于油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三餐的选择自然更多,但往往好吃的食物都是些高热量、油腻、高脂肪的,加之胃肠动力不足,就会阻塞经络成为能量垃圾。5.便秘 经常吃一些辛辣、上火的食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