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喜饮冷食等因素都会导致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人往往容易生病,那么,有什么药方可以治脾胃虚寒呢?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 补气血 养脾胃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血养脾胃的中药方
处方;法夏25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30g,炙甘草5g,川连12g,吴茱萸2g,乌贼骨40g,先煎浙贝母15g,木香砂仁各8g,后下柴胡12g,白芍 升麻各8g,枳壳10g,焦四仙各15g。
三副水煎服 若服药后有口干现象则 甘草增用至10g, 白芍增用至12g,循序服之即可。
也可用川连24g,吴茱萸4g,乌贼骨40g,浙贝母15g,升麻15g,共打粉装胶囊 每服5至8粒日三次餐前20分钟服用
2,炒白术 茯苓 陈皮 党参 炙甘草 厚卜 淮山 鸡内金 枳壳 谷芽 山楂
草豆蔻 藿香 佩兰
养胃 首先要健脾,胃和脾互为表里,
胃主纳,脾主化;。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营养 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消化 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补气血养脾胃吃什么中药好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 头晕 、自汗等症,为常用的 中药材 。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 中医 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 保健 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 胃痛 。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 解毒 ,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 咳嗽 、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 植物 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 胃溃疡 、 胃炎 等人群。
补气血养脾胃吃什么食物好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作用:补脾健胃, 补肾 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香菇: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 皮肤病 、过敏性 疾病 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2022-06-25
补气血养脾胃的中药方
处方;法夏25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30g,炙甘草5g,川连12g,吴茱萸2g,乌贼骨40g,先煎浙贝母15g,木香砂仁各8g,后下柴胡12g,白芍 升麻各8g,枳壳10g,焦四仙各15g。
三副水煎服 若服药后有口干现象则 甘草增用至10g, 白芍增用至12g,循序服之即可。
也可用川连24g,吴茱萸4g,乌贼骨40g,浙贝母15g,升麻15g,共打粉装胶囊 每服5至8粒日三次餐前20分钟服用
2,炒白术 茯苓 陈皮 党参 炙甘草 厚卜 淮山 鸡内金 枳壳 谷芽 山楂
草豆蔻 藿香 佩兰
养胃 首先要健脾,胃和脾互为表里,
胃主纳,脾主化;。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营养 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消化 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补气血养脾胃吃什么中药好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 头晕 、自汗等症,为常用的 中药材 。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 中医 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 保健 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 胃痛 。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 解毒 ,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 咳嗽 、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 植物 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 胃溃疡 、 胃炎 等人群。
补气血养脾胃吃什么食物好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作用:补脾健胃, 补肾 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香菇: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 皮肤病 、过敏性 疾病 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