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木姜子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生药材,其果实呈圆球形,直径大约在4-6毫米之间。其表面呈现出棕褐色至棕黑色,布满了网状的皱纹,底部通常留有果柄的痕迹。果皮的中果皮层易于剥离,内部的内果皮则是暗棕红色,质地坚实,包裹着一颗种子,种子内有两枚肥厚的子叶,富含油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特有香气,强烈而穿透,味道辛、凉,令人印象深刻。
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果实横切面,可以看到外果皮由一列略切向延长的细胞构成,表面覆盖着厚角质层。中果皮细胞含有微小的草酸钙针晶,长度约为5-6微米,油细胞分散分布,尤其在果实的外侧较为密集。石细胞则单独存在或者成群,主要集中在靠近胚根的部分。内果皮由4-6列梭形石细胞组成,栅状排列,其中靠近中果皮的一列细胞壁外侧有草酸钙方晶形成的结晶环。种皮由数列薄壁细胞构成,细胞壁具有网状纹理。胚乳部分呈现出颓废层的特性。子叶占据横切面的大部分,细胞中含有糊粉粒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而部分胚细胞则含有较大的方形结晶。
其粉末特征十分鲜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油细胞呈椭圆形或圆形,长度110-180微米,宽度26-96微米,内部含有黄棕色的油滴。石细胞形状多样,长方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纹孔和孔沟明显。外果皮细胞表面多角形,直径20-32微米,具有角质纹理,断面则显示为类圆形或矩圆形,角质层厚度在10-18微米。内果皮石细胞呈梭形,黄色,以栅状方式排列,直径约15微米,胞腔狭细,有的含有草酸钙方晶。在顶部观察,细胞呈多角形,外壁附着着众多的草酸钙方晶。
扩展资料舟山新木姜子属樟科常绿乔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嫩梢、嫩叶密被金黄色绢毛,在阳光照耀及微风吹动下闪闪发光。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生于海拔150-350m处的丘陵谷地潮湿多雾的常阔叶林中。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舟山新木姜子1996年被定为舟山市市树,适宜长江流域及沿海各地栽种。
2024-06-03
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果实横切面,可以看到外果皮由一列略切向延长的细胞构成,表面覆盖着厚角质层。中果皮细胞含有微小的草酸钙针晶,长度约为5-6微米,油细胞分散分布,尤其在果实的外侧较为密集。石细胞则单独存在或者成群,主要集中在靠近胚根的部分。内果皮由4-6列梭形石细胞组成,栅状排列,其中靠近中果皮的一列细胞壁外侧有草酸钙方晶形成的结晶环。种皮由数列薄壁细胞构成,细胞壁具有网状纹理。胚乳部分呈现出颓废层的特性。子叶占据横切面的大部分,细胞中含有糊粉粒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而部分胚细胞则含有较大的方形结晶。
其粉末特征十分鲜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油细胞呈椭圆形或圆形,长度110-180微米,宽度26-96微米,内部含有黄棕色的油滴。石细胞形状多样,长方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纹孔和孔沟明显。外果皮细胞表面多角形,直径20-32微米,具有角质纹理,断面则显示为类圆形或矩圆形,角质层厚度在10-18微米。内果皮石细胞呈梭形,黄色,以栅状方式排列,直径约15微米,胞腔狭细,有的含有草酸钙方晶。在顶部观察,细胞呈多角形,外壁附着着众多的草酸钙方晶。
扩展资料舟山新木姜子属樟科常绿乔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嫩梢、嫩叶密被金黄色绢毛,在阳光照耀及微风吹动下闪闪发光。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生于海拔150-350m处的丘陵谷地潮湿多雾的常阔叶林中。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舟山新木姜子1996年被定为舟山市市树,适宜长江流域及沿海各地栽种。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