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5个穴位健脾养胃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很多人肠胃不好,首先想到就是看病吃药。其实这样做对身体并不是太好。调理脾胃,可以通过穴位按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下面中华养生网为你盘点了一些健脾养胃的按摩手法和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很多人肠胃不好,首先想到就是看病吃药。其实这样做对身体并不是太好。调理脾胃,可以通过穴位按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下面为你盘点了一些健脾养胃的按摩手法和穴位,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经络养生按摩5个穴等于吃补药。
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
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关元气海穴都位于肚脐下方按摩都可以大补元阳
气海
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2024-06-0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8: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具体在肚脐上方四寸的位置。作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中脘穴是胃经经气汇聚的地方。通过点按或揉按此穴,每次持续2-3分钟,直至局部产生温热感,可以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部功能。2、揉按心窝 心窝指的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区域,这是胃在体表的对应位...

  •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强身大穴之一,有着调养脾胃的功效,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肾益精的作用,每天按摩此穴,重复5到10次,就有利于产生胃酸,缓解胃病 ,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4、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

  • 穴位按摩强调配伍应用,健脾养胃可以选:第一组:百会、长强、肾俞、关元、中脘、足三里、曲池,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培元,主治脾肾两虚,便溏、脱肛,纳呆食少,或五更泻,形寒肢冷,面色萎黄。第二组:大都、脾俞、足三里、章门、太白,功能健脾益气,振奋中阳,主治中阳不振,食少腹胀,便溏浮肿,形寒...

  •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

  • 3、任脉上的腧穴:例如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等,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按摩该穴具有一定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常用于缓解胃痛、腹胀、呕吐、呃逆等。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按摩该穴可帮助益气、补气,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便秘等。关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