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睛明: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眼部疾病。
2、攒竹:位于面部,眉头凹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跳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等症。
3、眉冲:位于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等病症。
4、曲差: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视不明等症。
5、五处: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等病症。
6、承光: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等症。
7、通天: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等症。
8、络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等病症。
9、玉枕:位于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等症。
10、天柱: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等症。
以上为膀胱经穴位分布位置及功效的部分介绍,每个穴位的主治症状都有所不同,如需详细了解每个穴位的功效,请继续查询相关资料。2025-01-13
2、攒竹:位于面部,眉头凹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跳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等症。
3、眉冲:位于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等病症。
4、曲差: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视不明等症。
5、五处: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等病症。
6、承光: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等症。
7、通天: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等症。
8、络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等病症。
9、玉枕:位于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等症。
10、天柱: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等症。
以上为膀胱经穴位分布位置及功效的部分介绍,每个穴位的主治症状都有所不同,如需详细了解每个穴位的功效,请继续查询相关资料。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