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的位置,能够治疗各种炎症,比如肥胖等。
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对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男性阳痿以及遗精等效果非常好。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能够增强人体消化以及吸收食物的能力,而且还能治疗胃痛、胃酸以及呕吐。
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肚脐旁开4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对于治疗便泌、泄泻、腹痛等效果非常好。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刺激这个穴位对于治疗瘀血脉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的面部疾病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能够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症状2020-09-03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保健。在一些传统的节气方面,他们会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调节他们的身体。一养古方堂专家认为,每个人都听说过它,在三天做艾灸时,它可以起到比平时更强的冷和湿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排毒和增强身体。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艾灸的针灸穴位。
  1、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部和外侧部分,它距离我们胫骨的前缘大约一根手指。按下时,会有酸痛感,艾灸对这个穴位可以明显改善精神。
  2、关元。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四指宽。因为这个穴位在腹部,艾灸后,男人可以弥补肾脏,强化阳气。女性的话语可以温暖经络,起到补气血的作用,因此,这个穴位的健康效果更好。
  3、神阙。这个穴位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肚脐的这个位置,没有脂肪组织,直接连接到我们的皮下,包括腹膜和器官。因此,艾灸在这个位置可以直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调节器官的功能,胃肠道也有一些改善。
  4、中脘穴。这个穴位在肚脐上方四英寸处,大约是四个水平手指。针灸穴位对胃部各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常见的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它还有助于便秘和腹泻。
  艾灸是一种调节身体的传统方法。正确的艾灸方法和针灸穴位的选择可以起到降寒,疏通经络,维持身心愉悦的作用。2020-09-0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9:0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关元 关元穴是任脉之穴,在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三伏天艾灸此部位有固本养肾、调气回阳的作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等情况有所改善。2、气海 气海是补气的主要穴位之一,在三伏天艾灸此部位能够起到温阳、益气等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使气血顺畅,对于肝脏和消化能力有所增强。3、...

  • 进入中伏后,我们的重点是健脾胃。此时,可以艾灸中脘、足三里以及天枢等穴位。这些穴位对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具有显著效果。而到了末伏,我们的目标则是调理脾肾功能。这时,可以艾灸肾腧以及太溪等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具体需求不同,因...

  • 在三伏天,艾灸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适用于多个部位,包括足三里、关元穴、神阙穴、中脘穴、命门穴、气海以及天枢穴等。这些穴位通过艾灸可以产生显著的调理效果。“三伏灸”作为一种起源于秦汉的古老疗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手段之一。它充分利用全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三伏天,借助中药制成的药...

  • 三伏天艾灸常灸穴位:足三里、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肾俞穴、膏育俞穴、风门穴、三阴交、脐疗、风池穴、大椎穴、涌泉穴。三足里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关元穴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气海穴位置: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

  • 三伏天艾灸的穴位包括以下几个:大椎穴:位于颈部,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三伏天艾灸大椎穴,能够提振阳气,调节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抵抗力。大椎穴通常被认为是身体的“要塞”,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对于因寒凉引起的肩颈疼痛等问题,艾灸大椎穴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足三里穴:...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